- UID
- 41673
- 精华
- 积分
- 2646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还不亮,割胶工就要早早的起床,开始他们繁重的劳动。$ L! E) D C8 d* ^0 R
* v- O, F; f0 `0 B N: G& @9 y
早上2点半起床,就要割到7点了。每天都要去干," l: Z& E! m' E6 O
, S7 p) b0 b8 |/ G$ C) o8 i 记者:辛苦吗?3 Y& t2 J d! {' k. X+ ^' z
- T" R4 Y: [% c$ H ]: g% \
白衣女:那肯定是很辛苦了,就辛苦,要这样,我们农村都是这样的。
8 r" u# c8 K9 u6 h, v4 h, O9 p% @. f N" t: G' F
凌晨割胶,多少年来,这是一个不容更改的历史。为什么非要选择在凌晨割胶呢?
( q, R" N- g, I5 e' Y
3 J: G n. w/ b7 Q& O 因为排胶时间,胶树有一个排胶最恰当的时间,橡胶树一般来讲,就是早晨,凌晨的5点钟,这个时候排量比较大,温度比较低,它排胶就比较流畅,就不容易有障碍,排胶就比较顺畅,通俗来讲就是比较顺畅
& ?8 s9 U- v+ D0 S n2 E/ w! g7 D- w( Z/ ~" f
正是由于橡胶排胶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适应它的排胶时间。胶工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那么,如果要想减轻劳动强度,割胶的时间不能改变,就只能从割胶频率上改变。
4 _- [4 I/ H, p) u ]
' C6 o. k# }8 O, |4 Y/ Z 罗世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的教授。多年来,他都致力于橡胶割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他的走访中,他惊奇的发现,胶农的割胶方法是如此混乱与随意。
j% g, S# _ k8 @" M0 @; g9 [" o7 R5 k. i
农民:一般的是三天割两刀,或者是隔一天一刀。+ E1 Z& g3 V3 E( C
! S% g8 H% C1 X. \5 a$ m
农民:以前我们是天天割,割到两天一刀4 q2 b# }$ g1 y( A$ _' N- G3 g; B
. @- x* R0 v; Z9 P5 B
记者: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当地的割胶技术是五花八门的,而这个收入和产量也是有多有少的,究竟什么样的割胶方法,才是规范的,科学的,现在让我们请教一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罗世侨教授,罗教授你好,究竟什么样的割胶技术,才是最规范的,最科学的。
" y; e' M6 a1 r5 ^! O3 m
; q) U0 M/ R7 g+ r4 D& ] 罗教授:目前比较规范的技术,就是新割技术,就是三天一刀,四天一刀,五天一刀,这个三天一刀,四天一刀,在我们国家集胶区,推广达到98%以上了,五天一刀,目前也是逐步的推广,逐步扩大。
[" d3 T5 s8 P3 {1 U
; V# y8 X( j- w% J 由原来的两天一刀、三天两刀到现在的三天一刀、四天一刀,这劳动力是大大的解放出来了,可是这产量能保持不变吗?
- [" e" p6 D% R7 ?9 u% e1 Y6 C6 V3 I' C. d
罗教授:我告诉你,这个我们说要推广三天一刀,关键是什么地方,关键是涂药的技术环节
7 K4 B8 W) u3 L8 g$ e8 P" L% z( R' v- |! C
涂药,好好的橡胶树上涂上了药,这可是件新鲜事。那么,到底该往橡胶树上土什么药呢?
' g& ]# z1 t+ x; m, ?9 L: b" v! h. u9 F
关键还是这个使用乙烯灵这个药物的问题," v$ Q$ p0 d0 F" f( A: R( S
& i3 R: _ \& |# k o! I 这神秘的药物粉墨登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药呢?: s0 ~4 j( \$ v C
L; ]; h) r1 ?9 R) b: z# k
这个乙烯灵,它是一种激素,一种植物生长素,
- Z! e1 t* E% ?/ |1 N* M5 D; H2 Z- U' t. R# b
可是,有原来的两天割一刀,到现在的四天割一刀,难道就因为涂上了这神奇的药水吗?涂上它到底能够起到一种什么作用呢?. K6 y4 F" U& i, N$ |! ^: W, I
3 h0 s' ~8 R; M! q9 }* H1 M* z 罗教授:他这个乙烯灵化学药物,它能够使得橡胶树排胶时间,促进它排胶,使它排胶时间延长,排胶量增大,
) g% }, j7 L, o" `" Z( A
7 w$ \0 c: `0 Q% H* L$ n" o 这种药物刚刚被推广出来,就受到了村民们广泛喜欢。一些爱耍小聪明的农民就动起了脑筋。既然乙烯利的作用就是排胶,那多多的涂一些,那胶岂不是源源不断的流啊!& u5 U) G8 E( f+ e, g1 v7 f
1 n; Y0 U. b: N
用的时候,用得过量,因为它有这个作用,所以我们使用的时候,就要浓度不要太高,否则的话,排的时间很长,排的时间太长的话,橡胶树就会受到伤害,它的潜力就会下降,产量就不会持续的高产。3 E7 [$ _! v; _ V- K/ r) R0 K* d K0 C
4 n- [1 v6 J5 O( L1 U; D 罗教授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召开了一次农民会议,特意强调不要多多使用乙烯利。同时,他告诉村民正确的使用量。6 M$ [% i% C5 Q* I- V1 y6 M
( l8 w3 _8 L: K) _
这个是浓度,另外你这个涂药的周期,你要按照要求做,每5刀涂一次药,半个月涂一次,这个周期,还要注意的,你这个涂药量,这个药量是每一株两克,每250株树就涂一次,
1 v0 ^/ g6 C6 S7 }; }. w. g1 w
5 L0 W. O, ~$ U) M Z0 |! b 即便是涂,村民们还有不规范的。这关键一涂该怎么涂呢?* o* o% s) \2 l- N$ O
7 _0 i p+ c3 G4 I" o7 Z 罗教授:涂药方法是很简单的,就是说我们的浓度,如果确定以后,我们配好药之后,按照买回来之后,一般配好,涂的时候很简,是涂在这割面上,2公分新割面上,一般每株涂两块,10—15天涂一次药,这个涂药平面是根据我们的割次度来定的,如果是三天一刀,它的频率就长一点,就时间长一点,就半个月涂一次,四天一刀,频率就高一点,大概是12天涂一次,5天一刀,就是10天涂一次,涂的时候,就是两克,就是沿着割面,新割面上,就来回涂,涂2克,就可以了。就是这个来回,在割面上,在新割面上,来回涂一遍就可以了,就可以达到2克的要求,很简单,也涂得比较快。
! {" l* I* Z X' c8 m! r$ U8 a- n
其实,还不仅如此,在涂药这个环节上,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7 F5 M/ e( P0 L4 U9 U) s
% S* C/ \9 G$ V5 m7 u# D; j9 i) E
罗教授:我们农民涂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就是一个是他,怕他拔这道线,拔线涂药,他为什么拔线,就是为了让橡胶树多吸收,他是这么想的,其实不用拔。
: m: B# ]' O3 U- W% L" G: v# V Q& y- j/ _! W, a: `3 ]
记者:其实那个拔线有什么好处?8 @ q( _& i' `& Y9 g
& ], i5 Z2 s) M9 ^* g! j }3 N 罗教授:没有好处,如果是增加,橡胶树的树皮会萎枯得更厚。) e) i* Y" E" \5 Y O$ s
, ^4 f' X# \! x$ ^ 记者:如果你拔了,在以后,其实没有增加它的吸收,反而有害处。
8 d) W0 d3 k: Y& W8 m: l: ^7 J+ r& H8 V% `- l$ d0 F5 v
罗教授:对,有害处,还会流胶,流胶会伤树。+ C: m- V4 B! C3 j. b
, s. @) m' U7 |# X0 w 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树龄,使用的浓度是不一样的。在涂之前,一定要先咨询一下当地的技术人员。除了这药以外,如何割胶就成为一个关键。
1 c9 W/ ^ q; u. }+ k
i' r9 F: t2 G7 U9 {) `1 w) H. k7 c 记者:这样吧,为了让农民朋友更直观的了解咱们新的技术,咱们到胶林区,给大家实际的操作一下怎么样?# H$ f7 R4 B2 u; }6 I2 k3 N" ^
( \! V1 q& f, d+ P
罗教授:好吧。
7 t) q5 ~$ n$ l+ Z
. P$ Q2 V" R8 H 记者:大家说怎么样,走,咱们一块儿走。5 a3 x/ @* W) e9 A' l2 q
2 [$ E) d7 J1 _9 ]) V+ T0 A 快镜头一组
. F8 ~% {) b- e
, ~, w/ n% ]+ V9 a( _ 记者:观众朋友您看,现在我这个割胶前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完成了,我头上戴的这个,这可不是矿灯,这叫胶灯,就是这个胶农朋友,深夜到胶林割胶的时候,照亮用的,身后这个,这叫胶篓,它是做什么用的,就是这个在割胶之前,您看见了吗这白色的叫胶屑,用来收集它用的,而我手上拿的这个,这就是胶刀了,非常的锋利,那现在,我就开始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怎么才是最规范的割胶方法。" ^# Z1 _; ?4 i* m: y, f4 w
1 s, y5 r" W9 V 罗教授:停,这个是说,你这个进刀的时候,要进得够深,你进去,不能太浅,太浅出来这里面就割不够深,割不够深,这里面就达不到常量,再往前割。停,我们这个停刀的时候,一定要轻、快,不要压刀,再割。好,这个收刀的时候,这个是收得不够深,这个角度转得不到位,收刀不到位,这几个部位,一个是下刀,一个是行刀,一个是收刀,这几个要注意一下。7 Q# ~/ F! ^8 k: e9 g" c0 J
$ ]9 O! O% D( u% x6 o. M0 W 罗教授:这个割胶,我们要求稳、准、轻、快,我们说,这个刚才讲,下刀还不够深,这个说,割这方,我们要求是不能割三角皮,尽量不要割三角皮,割三角皮刀数太多了,一个不要压刀,一个是你要以身带刀,就是要轻,不能往下压,往下压胶水就少,这也是采胶能正常,这个是要注意的。* Z! |; o0 F1 D. n
) k% c4 I1 R3 W6 _! x
在罗教授的走访中,发现了问题远不止这些。
) {8 }7 l- b9 \& n9 p8 p0 @
( |. U# F4 ?) ^ ^8 h3 Y 罗教授:刚才那个呢,你三天一刀的,你的树割得这么好。
+ O$ d3 e' Y( f5 L0 P2 I1 \- y4 q( z8 g4 [; E2 I1 X
农民:割得好,但是死皮。" J D* [: D9 Z" M
' T) H* i/ n! W6 l, P, ? 罗教授:刀数多,死皮跟什么有关,死皮跟刀数有关,刀数越高,死皮越高,割得越深,死皮率越高,施肥越少,死皮率越高,这高数有三点防治的,你说有什么绝招防治死皮。
' ]$ u% g0 A8 o; O! e8 P
- y6 y6 X. r# b1 I 采用三天一刀、四天一刀的新技术,最直接的就是劳动力得到了解放,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橡胶树的耗皮量。
) M' {, \1 y' o+ m" X5 t$ }# ~, q% T
5 t, {6 E( w4 H5 e7 H 罗教授:你们家的耗皮量,这个是第一年,第二年,这是第三年,那你说,三天两刀,一年就割这么厚了吧,可能有吧,人家三年才割这么多皮,那你一年就把皮割了那么多,所以浪费皮了,是不是,可以割四五十年,你割十年八年就把树割完了,准备砍树了。6 a6 O- I0 W; A
$ L0 s5 D8 J6 W4 C% D 罗教授:这棵胶树,是我们老百姓割的橡胶树,他自己的树,他这个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它耗皮量比较大,你看,这个一年的耗皮量,两年耗皮量,三年耗皮量,他三年的耗皮量,就相当于我们推广新技术割胶的耗几量,相当于八九年皮量,他三年的耗皮量,就把八九年的耗皮量割完了,他一年的耗皮量,相当于别人三年的耗皮量6 Q/ d$ n$ J% a( f9 @
% @- j* }* u. x) J+ M3 w 这么多事情都注意到了,割胶就变得轻轻松松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等着去卖胶水了。( T$ P4 N+ B: }% N* O( G
% N, w& c1 P/ X- N6 _' W% r' x6 J
记者:您看,这桶里装的就是橡胶液,按照现在的行情,这样一桶橡胶液能卖到大概100多块钱,所以这橡胶树在当地也被称作摇钱树,你说这一天要卖上两桶橡胶液,这农民的日子能不好过吗,所以每到收胶的日子里,也是当地农民朋友最高兴的时候。
0 v8 J; L: v8 |; L6 \) i+ `
7 X4 T8 `, o; k: }3 ]) d+ w2 [; p 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X2 j! {% b5 x5 G6 V: t3 w
$ y8 G3 ?/ r9 D- ` 通过采访对比,采用新技术的轻轻松松,而且钱不少赚。采用老技术的每天都很辛苦,钱却赚不了很多。3 X- b( Z9 k' @5 v* T
, U O! X5 t. n8 T 责编:肖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