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68|回复: 2

全国优秀胶工徐兰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3 12: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起海南岛,您一定会想到那里是一个炎热的、充满阳光的地方。您知道吗?我国橡胶事业的发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1952年1月1号正式组建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到今天,我国橡胶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海南岛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实现了我国天然橡胶自给,从无到有,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不亚于外国的天然橡胶技术体系。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百万农垦大军的努力。在海南农垦大军当中有一位优秀代表——她就是党的十六大代表,海南新中农场南平分场二十三队割胶巾帼班班长,全国优秀胶工徐兰香。
: p3 W" k! G' W. [" q  y; p, `9 c    ??8月底的一天,海南岛的夜晚是潮湿而凉爽的。半夜时分,山坡上除了连续不断的昆虫鸣叫声,一切都象睡着了似的悄无声息。成片成片的橡胶林里有一明一暗的光亮在闪动,那是割胶工头戴胶灯在橡胶林里忙碌的身影。今天晚上,记者要和徐兰香以及他的爱人林国辉一起去割胶。
) C+ v1 D2 B5 l1 _4 r- \
; M3 E: K# w) W6 X2 ^    ??记:今天您准备割多少个树位?
# F, F0 X* l  `% Z; A# n& P3 E" L% s' \- G5 @
    ??徐:一天割一个树位。 ' f; R; l+ h* M7 }5 Q4 U  i

3 ?* [" J* }; Y3 q. }    ??记:大概有多少棵树? " M0 s* L# ^6 Q: ], \: }

0 z, i* ~8 D7 L' \4 |    ??徐:一个树位有300多株树。
' G) {& H( e. u  c9 }2 D3 m# P/ K# x& s$ O/ a! x1 k# u
    ??记:现在是晚上两点,大概要割到什么时候能割完呢?
; ~. E+ ?6 ?; M4 u& h' c- W; s. n' l1 x2 c2 a
    ??徐:自己一个人割,大概要割到早上7点半钟。 * x2 M3 S8 n/ g4 H

  _0 J; T7 t! Z/ M; s& M6 [    ??记:您每天都跟您爱人一起去割胶吗? / g$ }6 _( k5 s+ X+ z

5 Y: S5 V. x5 S2 c9 [/ W    ??林:对!每天都去,用摩托车拉她去。我给她擦胶杯。 6 t7 ]* `. @( m' V$ J

+ D1 ]6 \4 e% Z$ P# [& e. G! t    ??记:那您家孩子怎么办呢? . K5 h- i$ Z# v+ k6 k
$ L8 K$ e3 Q4 s- X
    ??林:孩子就在家睡觉啦。 9 X( C7 u7 Y( ~( n( P/ i

( r# _' k& U% G: W# ]4 u3 ?    ??记:她一个人在家里睡觉,你们放心吗? 7 O% Z1 T+ y& i/ N
3 o6 q2 W+ A+ c& R  d  A
    ??林:放心的,不怕! ! x) G- @' a! c, q- d

7 f, n9 U& }* @/ q    ??自从1991年,徐兰香和爱人林国辉从湖北省来凤县老家到海南做割胶工以来,除了下雨天和1月份到4月份的停割期,他们每天都要披着月色去割胶。他们的女儿林丽婷今年9岁了,她早就习惯了夜晚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独自在家。 1 a& m+ Q# B. V

1 o6 j( U9 z+ V, C$ H. B1 w    ??摩托车在山林间的小路上颠簸了10分钟才到徐兰香今晚要割的橡胶林边上。300多株树覆盖了10多亩山坡地,在月光下,黑压压一片,显得有些神秘。正象他们说的那样,林国辉擦胶杯,徐兰香割胶。她头戴一顶胶灯照亮儿,右手拿一把弧形的胶刀,沿着橡胶树的横割面专注地、轻轻地、迅速地割下宽1厘米左右,象纸那么薄的一层树皮,一眨眼的功夫,乳白色的胶水就顺着割面一滴一滴地流到胶杯里。徐兰香笑着说:这300多棵树一晚上至少能产120公斤胶水,她负责管理的橡胶树胶水产量比别人的高出不少。她说这话的时候,就象夸自己的孩子似的,黑暗中,记者仿佛也能看到她脸上洋溢着的自豪地笑容。 0 J; r" _$ o" e( E9 D( V' O
) y' ~$ w' b& d0 z& x5 U
    ??徐兰香和林国辉象萤火虫一样在橡胶林里往来穿梭。不一会儿,淡淡的新鲜胶水的香味和着薄雾在我们身边弥漫。在浓浓的夜色里,本来就身体清瘦的徐兰香愈发显得单薄,但是,她的专注和敏捷却显得格外动人。记者和徐兰香的话题自然就从割胶谈起:
8 [: b, v% s0 f6 k5 @
. X$ S  ?+ i9 g" [. O    ??记:您第一次在这儿割胶是多大年纪? 5 E) D' I8 [6 G

$ P" p$ r: y# q6 n4 I    ??徐:有23岁吧。
2 d- X8 W! m, }2 J' K4 m' @$ d. t2 z
  e5 W: q; K& ?" a    ??记:当您第一次到这个林子里来的时候,您心里害怕吗?
5 }1 u& Y0 {' G0 a8 d( l
; z& W7 M: i4 k. s9 j    ??徐:割胶还是没有感到害怕,天天都有蚂蝗啊,蚊虫叮咬,这是避免不了的。有时候等到你回家了才发现,蚂蝗咬到哪你都不知道,只记住割胶了。 ' k2 t4 b% c4 N

' O( i# i& I6 f4 r& D    ??记:当时您觉得最难的是什么呢? : P+ d: |9 m2 I2 y2 d
; t; ?- `/ g+ n# ]
    ??徐:最难的是看人家割那么多胶水,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割那么多胶水的。   |% ~- b* [; `' p. t
  z6 ^* v; V/ v: i! P  E2 L
    ??徐兰香说她从不懂割胶技术到1998年成为全国优秀胶工,2000年成为海南省劳动模范,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爱人林国辉的伯父林一忠。60年代,林一忠退伍以后来到海南农垦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徐兰香和林国辉刚到海南的时候,就住在林一忠家里。那时候他是新中农场南平分场党总支书记。50多岁的人了,每天都带着徐兰香他们新来的年轻人在橡胶林里种橡胶树、挖穴、施肥,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割胶技术,还讲当年他们创业的故事……从来没有看见他闲下来的时候,他对工作总是充满了热情。
$ a( d9 @2 ]3 Z1 ~) K1 j. m
8 l) R% A& o% a9 V) V    ??可是,起初徐兰香对割胶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做割胶工和当农民不一样。割胶工一般是晚上割胶,白天还要收胶水、做林间管理工作,个人要服从农场的统一管理,和其他割胶工一起行动,一天也不能偷懒。徐兰香在老家种地的时候,虽然说劳动强度大,但是和家里人一起干活,时间自由。所以,她当了割胶工以后,很不适应,每天要靠闹钟叫醒,身体疲劳了也得不到休息。徐兰香和林国辉想回老家,林一忠对他们说,你们既然来了就要安心干,我们60年代来这里更辛苦,那时侯,这儿到处是大森林,我们都把它开出来了。辛苦是辛苦一点,你还年轻,吃点苦对今后有好处哇! 8 G( I: @, a# B) d( }

# e$ h! n6 e( }4 [5 x    ??徐兰香不怕辛苦,但是她想不通:林一忠老人为什么能在这里坚持了40多年,依然对割胶充满了热情呢?林一忠又说:“你把胶刀上的锈磨掉了,割胶的时候才好使,你把思想上的锈磨掉了,才能进步呀。我们老了,将来橡胶事业的发展就靠你们了。”徐兰香怎么也没想到:我,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和橡胶事业联系起来?!徐兰香感受着林一忠老人目光里殷切的希望,虽然她当时还不懂在海南开荒、种橡胶树、割胶40多年意味着什么,但是她好象感觉到了一股力量叫“坚持”。 $ M3 x8 \$ ]8 }& T/ r! E
- x) R' D8 V: C6 V8 v) F$ E
    ??在认真地思考之后,徐兰香选择了留下来当一名割胶工。11年过去了,当年和她一起来的老乡、同事,有的回老家种地去了,有的外出做生意去了,有的在当地转成别的工作了,而她已经在割胶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了11年。橡胶树已经成了她离不开的东西。她说:好象割这种树割了这么多年,好象是自己离不开的东西。说这话的时候,徐兰香双手抚摸着橡胶树的树干,眼睛里散发出一种光芒,这也许就是爱吧!一种把全身心都投入进去的爱!
3 N1 j( @# J  c: p, H% Z6 j* T0 a* T% p3 F8 ?
    ??经历了和林一忠老人那次谈话,徐兰香再走进橡胶林的时候,好象不那么困了,漆黑的夜晚好象也不那么漫长了,胶刀在手里也听使唤了。经过一年时间地勤学苦练,徐兰香成为新中农场的优秀胶工。以后几年她也连续被评为农场优秀胶工。1995年,徐兰香担任班长的巾帼班承担了割胶制度改革试验任务,姐妹们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栽培研究所的专家指导下,进行“橡胶树五天一刀割胶制度研究”试验(简称“五天一刀”)。 8 ~5 ^% ]' q* X) t* Q2 S0 ~8 b- N% Z# p
; ?& Q. z  \) o6 K# f# b
    ??谁都知道割胶改制成功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入,但是,这种割胶制度使劳动强度增大了,对割胶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由于巾帼班承担了试验任务,必须认真配合专家记录割胶、施肥、产量等情况。巾帼班一共15名成员,割胶技术水平不统一。刚开始实行“五天一刀”试验的时候,技术不熟练的胶工,常常是晚上11点钟开始割胶一直到忙到第二天早晨8点多钟。徐兰香看着姐妹们熬红了双眼很心疼,为了提高割胶技术,缩短工作时间,徐兰香把15个姐妹组织到一起,开展“一帮一” 活动,利用白天的空闲时间,在树桩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 v$ A4 [# W( S) r! ?# S7 q; F# t) C! R6 O
. Z  C% j% _2 C$ V. R2 u! s    ??对于徐兰香来讲,她是“一帮十五”,徐兰香把割胶动作分解开,和姐妹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认真分析、琢磨,做到每一次下刀都准确、到位,提高效率。这样坚持练习了一段时间,在新中农场技术考核的时候,巾帼班15名成员全都达到了一级胶工的水平。姐妹们也逐渐适应了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
& C. Z. D: u; c1 `% X/ x" @3 M
. l0 g$ b: A2 ^9 B  V+ A    ??改成五天割一刀,胶水产量会不会下降呢?这是徐兰香和姐妹们最关心的。橡胶树和庄稼一样,要想提高产量就得多施肥勤管理。可是,肥料从哪来呢?徐兰香就把自己家的畜禽粪便积累起来,再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些钱买优质牛肥,施到地里培养高产树。
, ]" `8 D0 A* ]2 `% a% ?$ o, \! c* L1 V* D# A3 p* h$ s
     “五天一刀”割制试验的第一年里,徐兰香从早到晚在橡胶林里练技术,割胶,收胶水,施肥,涂药,记录,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累了就在橡胶树下歇歇脚,困了就在橡胶树下打个盹,醒了接着干。 % a7 ]$ L6 A' Y* G
; Q$ X3 J4 y4 E: c$ C! O9 x, g% C. z
    ??让我们看看徐兰香的记录吧:“五天一刀”试验树:1361株,每株橡胶树每月平均割8次,每株橡胶树施有机肥50公斤,单株产量从3.1公斤提高到4.7公斤,平均年产干胶6.41吨,超出新中农场定产计划146.5%……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徐兰香以科学的态度付出的艰苦努力。可是徐兰香并不觉得辛苦,她说:不管你干什么都一样,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当这个班长,又是党员,有文化,就应该多带头,多做点贡献,让大家跟着学。
3 G5 H6 k1 [$ p; s) `- k5 ?9 {8 D- }1 k" e$ ~  W2 i( W( U4 ^
    ??正当“五天一刀”割制试验顺利进行的时候,1996年7月的一天,台风在海南岛登陆,那一刻,别人都往回家的方向跑, 徐兰香却往橡胶林的方向跑。那风夹着大雨无情地摧残着橡胶林,两个人牵手围的树都被台风刮倒了,到处是树枝断裂的“劈啪”声。人在风雨中站都站不稳,场里的老工人看见徐兰香往林子里跑,就大声喊她不要去。可徐兰香看到心爱的橡胶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心疼得不得了,她禁不住地哭喊:风啊,你停停吧!难道你真要把我的希望吹走吗?徐兰香的爱人把她从暴风雨中拽了回来,大雨在屋外哗哗地下,徐兰香在家里呜呜地哭。这一刻,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和橡胶林是那样地近。这种心灵的震撼是她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 ?* B. J- [  X3 U
: K5 {1 \; G& E" K
    ??到了第三天,风雨小了,徐兰香就和爱人林国辉冲向橡胶林。这时候的橡胶林,大树、小树倒成一片,根本没有地方下脚。她们用锯锯,用斧子砍,开出一条路来,把主干没有倒的橡胶树扶起来,把折断的枝杈砍掉,再用粗一些的树桩支撑起树干,还要挑来一些农家肥,埋在树边的土里。不一会功夫,徐兰香和林国辉的身上、脸上、腿上就布满了泪水、雨水和泥浆。每扶起一棵橡胶树,徐兰香就会对它说:“只要你的树根不断,你就一定能再生!你可要坚持住啊!”
# L9 i0 Y, s5 P7 u; t1 r7 _; l1 z! E2 c
    ??徐兰香流着眼泪记录下橡胶树遭受风灾的情况。受风灾轻一些的橡胶树,大约要过5、6天时间才可以恢复割胶,受风灾重的,要等到第二年长出新叶子的时候才能恢复割胶。看着橡胶树又长出了新芽,变绿了,长壮了,徐兰香心里就特别欣慰。她对记者说:“看着它一点点地发芽,看着它慢慢地又长起来了,就象是自己家养的孩子生了什么大病一样,大难不死,自己心里感到很宽松很宽松。1千多株树,哪一株在哪个位置,哪一株能产多少干胶,在头脑里很清楚,好象成了一幅画面,你走到哪里你都记得清。” . J9 [0 T0 k% {1 a8 b' N
1 e- g! y/ F% H- @, @- {5 R
    ??生长在海南的橡胶树,大多数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种下的,在这些年当中,它们经历了多少次台风的袭击,徐兰香不知道,但是,她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的橡胶树依然骄傲地挺立着。面对挫折,百折不挠,不正是坚持在橡胶事业第一线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写照吗?对事业的热爱是他们的根,对未来充满希望是他们的枝干,暴风雨折不断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他们和橡胶树一起顽强地生长着,坚持着,奉献着……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徐兰香终于明白了自己深深地爱上了橡胶事业,再也离不开它。
$ k+ _( n8 e: X9 a- F7 N1 \! d" `9 X* C( S
    ??经过3年时间的试验,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栽培研究所主持的“橡胶树五天一刀低频割胶制度研究”获得农业部“星火计划科技”二等奖,徐兰香和巾帼班的姐妹们的出色表现为试验成功做出了贡献,1998年被评为“全国城镇妇女巾帼文明示范岗”。 % ]2 l, E2 O6 [! e7 D3 T
- m" |7 H  g1 G+ K
    ??徐兰香和活跃在橡胶事业第一线的人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浩瀚的橡胶林里耕耘,那涌流出来的胶水就象是他们付出的心血,就是靠着它们的浇灌,才使得我国的橡胶事业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生机勃勃地发展。
6 g4 h- @* I: P% _9 `$ h! a+ q  B* r" w
    ??从20世纪90年代起,海南农垦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发展新的产业,进入了第二个创业期。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已经达到每公顷平均产胶1100公斤的世界先进水平。如今,新中农场建立了“高效农业园区”,改造原有的老品种橡胶园,同时种植荔枝、柠檬、龙眼、菠萝等经济作物,壮大农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徐兰香家和农场另外两家承包了26亩荔枝园,她的家也搬到了荔枝园边上。面对橡胶事业第二次创业,徐兰香充满了信心。明天还会有风雨,但是,明天依然有阳光。(孙芳 崔彤) 6 U& s& \/ o5 P

9 K+ p# D1 E& w; h7 H    中国广播网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6-3-11 16: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6-3-11 16: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FASDFA ASFD ASD ASDA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4 21:47 , Processed in 0.0269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