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673
- 精华
- 积分
- 2646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主持人)2010年的3月,中国第二届橡胶割胶大赛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举行。这场比赛持续了两天的时间,在这两天里,选手们要经过理论知识考试、磨刀技能考试和橡胶树的树桩割胶技能大赛。选手是在全国橡胶树产区里层层筛选后才进入到现在这场比赛的,一共有35名,最终将在这35名选手中产生一名割胶状元。究竟谁能成为割胶状元呢?
, L4 d2 ^4 T- l5 G三月的早晨,西双版纳还有些凉意,可是比赛的现场却是火热。来自全国的35名选手汇集在这里,将一展现代胶工的风采。第二届橡胶割胶的状元也将在这35名选手中胜出,他们中的谁会成为割胶状元呢?
, g5 Z% h/ x B% J! b: Z3 n) l Y6 s! u' @- m/ M0 J7 h% o
比赛规则:包括割胶基础知识考试、磨刀技能考核和树桩割胶技能考核。其中割胶基础知识考试20分,磨刀技能考核10分,树桩割胶技能考核90分。满分为120分。
9 G5 w" p' v) @- h
7 O0 M' G7 ?1 U( E 随着选手代表宣誓后,全国第二届橡胶割胶大赛正式拉开了帷幕。第一个环节就是橡胶割胶理论知识大赛。既然是割胶比赛,直接比割胶不就得了吗,为什么非要考理论呢?
0 [! b4 ^ V8 V& N& Q- d
g+ I- i2 P5 X7 \2 H (采访)梁司长:作为一个优秀的割胶工或者说是我们作为橡胶行业以后的一个产业工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呢,要懂理论,这是我们国家从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也是很强调这个方面的。9 N, h5 \7 b( m, d1 e; y
$ O* b/ N! W$ F7 C' r
拿惯了胶刀,干惯了农活,在橡胶林里他们大显身手,而此时,在考场上他们也毫不逊色。笔试的知识涉及了橡胶割胶的方方面面。
) u7 v( r \" p5 a0 G& A* @3 ^5 v* ^$ o8 H
割胶的深度和厚度是橡胶割胶的两个重要的指标。在理论考试中,有很多题目都和这些知识有关。
6 ~+ O3 k: }+ n$ t& ^
4 R& w- n4 x# E' S( k' c 割胶的深度与橡胶树树皮的结构有关。橡胶树的树皮分为五层,分别是粗皮、砂皮、黄皮、水囊皮和形成层。
6 f( O3 q+ w$ e b# ^: m: W! _) T7 L1 ~7 b
(采访)海南橡胶所 黄所长:粗皮一般来说是以死细胞为主,它是死的细胞,这一层细胞是不透水不透气的,是对树皮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9 h% L# \3 V X' T9 e+ L7 r9 p1 J
, w$ ^8 l1 Z8 g7 r/ P 砂皮中尽管有部分乳管,但是这些乳管大多数是坏死的,不具备产胶功能。那么,产生胶液的乳管大多数分布在哪一层呢?
$ L, p, W* ]& Q6 I- F/ j+ U* g: g/ o7 g
(采访)海南橡胶所 黄所长:主要的有产胶功能的乳管它是在黄皮,黄皮部分是成熟的乳管。那么再往内在水囊皮,水囊皮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营养物质和水分输导的一个作用。/ a# T q5 H- @) y. G) i' ~
3 |6 ?% ]. [& ~- W$ u
所以割胶的时候,要把粗皮、砂皮和大部分的黄皮割断,这样就可以割断大部分的乳管。如果割破了水囊皮,会把运输营养的通道破坏,影响橡胶树的生长,如果割得太浅了,就不能够把大部分的乳管割断,产胶量就会受到影响。而割胶的厚度,也与橡胶树皮的结构有关。刚刚割完一刀后,由于乳管内外的压力差,胶液会从乳管中快速流出来,过一段时间,胶液流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直到最后停止流胶。
5 ~5 t* K# g) Q9 H& X/ S) e
0 A; O4 u$ r% h& j8 p (采访)海南橡胶所 黄所长:这个是属于树体的自我保护的一个原因之一,它这也是为了胶树的生长,如果你要一直这么排胶,一直这么流,胶树马上死掉了,就像我们人一样。你像一个伤口它慢慢慢慢流血它也会停止的,都会自然停止的。3 b+ j; E L3 Z
% G3 O6 h4 b, v% e* b
停止流胶,最直观的表现在割面上,那些胶液在乳管口形成了一个个的塞子,在显微镜下看,那些塞子的形状特别像一个个的水壶盖子。
% ?8 V1 S' y* w) r M
4 c+ K- @* G2 n) l) Q (采访)海南橡胶所 黄所长:橡胶塞子一般来讲大概会有0.8毫米这一个厚度,一般是0.8毫米,如果时间长了它可能会超过一点,如果说我们每一刀割胶的话,最起码这个厚度要在0.8毫米。但是一般来说我们现在要求是1.2毫米,那就是说就要割掉它这个胶塞,然后再稍微厚一点。5 |2 O. V. l: n
$ E) B8 x8 m0 s5 t2 z. h
割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胶工经常在凌晨的时候就出发开始割胶,而这也是由橡胶树的生理特征决定的。% K$ L( l+ C, r" h: \, t% k" @- j
5 H7 _9 I) R1 Y A7 ^7 l0 u. \
(采访)海南橡胶所 黄所长:因为割胶,它要往外排胶的话,是根据天气的温度还有湿度,包括这个风都有关,就是在湿度适当的温度这个比较凉快的情况下,排胶比较容易,它不容易凝固,这是一个原因,因为早晨的话,天气比较凉,它容易排胶。第二个原因,像夜间风也比较小,还有湿度相对也可以比较大一些,它主要还是从容易排胶这个角度来讲的。
: e, ~9 f5 ?: ? ~+ O2 f5 }; l3 V8 C! |
这些知识都体现在了考卷上,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有助于胶工更好的工作。一个小时之后,陆陆续续有选手交了卷。这间会议室就成了他们交流考试的场所。
; y t; w, \1 v+ r3 _' j& c
V7 A y$ B/ M1 o (主持人)您瞧瞧刚才笔试之后,考生们讨论得多激烈啊,这个成绩可是要被计算到总成绩里的,那是谁都不含糊,这个笔试啊是在上午进行的,下午,选手们将要进行另一项赛事,那就是磨刀大赛。
; x/ i1 v7 {! a
% V7 R; I h: X. g& l 在这一轮比赛中,组委会给每一位选手发了几种磨刀石,还有一把未开韧的胶刀。磨刀时间为三个小时。% A9 ^. D0 D2 ~2 s) g. z, S2 x, x
3 ]' G- @! w8 C5 t) B
磨刀是一项体力和技术相结合的活,没有体力不行,没有技术也不行。在橡胶业的发展历程中,胶刀是一个里程碑。: J) L% S9 A9 T [9 E e
5 v4 y( e4 B: ^% I: X" S6 T& v* c
(采访)黎主任:早期的时候我们在原始森林,在亚马逊河发现这种野生的橡胶,我们是怎么采集这个胶乳的呢?是用斧子,斧子去砍树,一砍这个胶就流出来了,然后我们就采集。可是砍完以后这个树就伤害了,就再也不能够采集它的胶了。
- R3 p( i, u4 _+ ~) r9 m3 U* e( y1 f; N" Y8 j
后来人们就发明了胶刀,也就结束了一棵橡胶树只能采集一次胶水的历史,胶刀发明与使用,可以让橡胶树持续采集胶乳30年。自从发明胶刀后,人们就开始了对它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一直到今天,胶刀在橡胶的生产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g$ Q9 }1 H4 E& ~6 {2 b d1 e
% k- K8 l+ n# V3 M% t4 h
(采访)胶刀不好,就是不太容易割胶,割的不好的话那容易产生一些不同的一些伤口,那伤口对这个胶树的割面是有破坏的。$ E4 B' ?1 S8 y( C9 Z
/ A; @5 G \6 ^! t
割面受到了破坏,轻的会使橡胶树胶的产量下降,严重的会使橡胶树死亡,再也无法产胶。如果胶刀磨得不够锋利,割胶的时候就会用力,而在用力割的过程中,胶刀也给了排乳管压力,重压之下,有的排乳管就被堵住了,会影响胶乳的产量。而且,使用这种不锋利的胶刀,割胶速度也会减下来,当你还没有割完这条线时,胶液已经流出来了,来不及流到收刀处,随意地流到树皮上。我们对比一下锋利胶刀和不锋利胶刀割后的情况。胶刀磨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胶的产量,也正是由于磨胶刀的重要性,橡胶大赛才有了磨刀竞赛单元。
5 ?$ ]0 S- G4 X7 g2 \, ~
# b5 ^& E; V8 w( C N( l8 |4 b2 k三月的西双版纳,早晨虽然有些凉,可是中午过后却异常的热。为了防止选手们中暑,组委会特意选择在树荫下进行磨刀比赛。一把未开韧的胶刀,几块磨石,一个水桶,三个小时之后,他们手中的胶刀会磨成什么样呢?
8 M; _; h6 u) Q2 G, r/ W% g8 C/ q
" D% h4 x8 R+ w+ @! C' ^+ t
0 i5 @' [" x( r2 q2 W- W% _# \ 磨刀,对于胶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每年在橡胶树开割之前,他们都会做这项工作,在割胶的过程中,胶刀每天都需要维护。那么,三个小时的比赛,他们能够磨出一把合格的胶刀吗?
. O7 M$ B3 U1 b% c5 g Z, v) e: r( y) H6 L
(同期声)3 K3 X1 p2 W: p( Q4 v: s0 m2 t: F! l& i
% H4 N, O" l$ R3 E% {
选手:因为这个比赛时间短了嘛,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C4 _" i& |" R2 s8 U
2 `0 `$ o" J, w5 _" h, D
选手:三个小时时间充足的,很充足了。# S$ q/ T7 c. [7 a: J; U
( \. E" Q* z* g 选手:很充足,很充足,一般是两个到两个半小时就可以完工了。% n! ^9 N* i6 L2 g
: m- Z* z3 V v' ] 选手:一般来说会够。
2 X6 M& W& Q' L9 }6 s
7 _" f# H, f7 y" g+ c( w 选手:磨得特别好啊?这个很难说。 ! @ v2 e* H+ t- D4 p
$ \7 L" ?6 u, d! B8 @4 U 选手:三个小时可以够了。
& s: ]9 y/ L1 Y* d# O
* w0 M3 c' R& ^4 R/ _# Y } 选手们分别领到了工具。有的选手拿到胶刀后在细细的端详。有的选手一拿到工具马上就开始磨刀。三个小时之后,当这35名选手交上磨好的胶刀,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胶刀的好与不好呢?
' d4 v) A' V0 E3 h- _% `/ Z& B1 N* G* n8 i# S: G/ @' W: A0 J
(同期声)
0 g* x: T3 Z& h5 k6 N2 Q1 `0 g- y2 o
裁判:第一,刀口要锋利。只有刀口锋利,才能很快的割掉橡胶树的树皮,非常快的切断乳管。8 t! n8 J' X2 L
$ K) W" L9 Q. S, T; j 第二个方面呢,就是说他在磨的过程当中从这里要有一个凿口,凿口要相当的平整。
$ l, `$ W! d* }. ?. t8 v
' i6 H3 {8 b( l3 r/ n- u2 ]* C 凿口斜顺均匀的话,才能保证割胶时树皮厚薄一致,除了这个指标外,还要保证橡胶刀的两侧圆滑,不能出现三角刀。
- A" j+ ^8 i6 Q; C& i4 s [; L! d" h1 d( k2 L+ e5 ^* P& [
(采访)中国热带科学院橡胶所 黄所长:所谓的三角刀就是在这个两个面的棱上它是一个直角形的那种三角。他像割胶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它一个会容易刺那个割面,第二个因为它那个棱太明显以后,在割线那个位置很容易造成一个伤树。
1 f' B4 y* X# g; e! O
0 P4 ?; \; F) g 那么,在磨刀的时候如何不出现三角刀呢?云南省景洪农场的洪春华有自己的一套经验。6 c$ R6 [8 ?( t' P j& X
+ R2 b* R# r2 h1 ^8 `, h0 ]& D 一把合格的胶刀应该是刀口锋利,凿口斜顺均匀、刀胸圆滑,刀身平直光滑。! B7 N) ^7 }$ q( K
2 V5 l3 g1 e* n" [% H @# Z. ]1 f 比赛的现场,选手们依旧紧张地进行着比赛。
( ~+ k( G% [. S4 m, P* T5 Q* y" B% {2 N4 @' r. ^4 |, _4 |9 T
0 }; w" ~% n% {! ~- S
这真是一场体力与智力并存的较量。让我们到比赛的现场去领略一下割胶工磨刀的风采吧!瞧这位,满头大汗不说,索性就赤脚上阵,倒也不失割胶工的本色。男选手占有体力的优势,女选手也是毫不逊色,找个舒服的姿势,或者适合自己的姿势,也许能更省一些力气。或许像这样,用膝盖借一下力,也能舒服一些,这实在是精神可嘉!检查一下刀,不行,还得继续磨,凿口磨不好那是不罢休!尽管是凉风习习,可是这现场的气氛依然是很紧张,也很热烈,这位选手有些特别,说他特别是因为在上一次的橡胶大赛上就有他的身影,而这次,他又回来了,他的名字叫李雄伟,来自云南垦区。
/ Z$ q- `5 L9 n) C) h( ?% U1 k, s1 [+ ~% {0 s a% Q! u
' Z4 g7 I) i* J. g
有过上一次的比赛经验,他也成为很多人都看好的选手。. J$ J* U& \" ^" ^( ? i
7 C' o9 m9 F; M
三个小时马上到了,他们磨得怎么样呢?他们对自己所磨的刀是否满意呢?
( t3 h; p+ S" q' [7 G8 T+ l
7 l1 ~# N, q8 s7 z T' A0 h9 T, u (同期声) S/ x6 V# P" s
7 b: K- Q- @- D0 g 选手:挺满意的
# X" d$ l* B/ z2 y% h* v' t1 K5 ~1 S6 M% I3 x
选手:一把胶刀是10分,能在9分左右吧' F* J d( i% k% h6 t ?% a
+ N. I, V- p5 b
选手:时间不够一点$ @* b, U7 M+ \$ K+ @
5 Z4 ^1 z9 J2 ]4 n m
选手:我估计8分
8 \& O# u! j K; q( w3 }) Z4 a# i: N, b6 W1 T9 K8 \$ Z6 _
选手:磨完了,但是不够好/ J y: F& {$ p6 j
: N! j0 K1 [; x( s0 h 选手:那个凿口,那个凿口磨的不够理想。2 t9 l' X& H" N; x4 ?
2 @- S0 t: W. K 选手:感觉不够理想,光滑度不理想。
0 [ `4 |- N2 S7 S2 H; D7 L) w: X
) Z6 O! n, Y D7 E, N 选手:还不是够满意的,还不是够满意的。5 z% w$ V4 u) T3 h h
# Q7 n6 i5 | [. U" ~' L (主持人)理论知识和磨刀比赛都已经结束了,按照比赛的规定,基础知识的总分为20分,磨刀技能的总分为10分,而树桩割桩技能的分数将达到90分,在120分里占了90分,这可真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啊,所以,接下来的竞争非常激烈,究竟谁会在这3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呢?4 r$ W; q7 d" y6 n( k/ `0 g& _
4 V+ t; v) I* V0 {% k0 s6 X
到底谁能成为本次大赛的割胶状元呢?这还要等到割桩结束。
! K/ }4 p& ]/ t5 |2 K7 ?
_! H# Q# X* _1 }) N) d 割桩是橡胶割胶的重点和核心。在这次比赛中,割桩分数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总分120分中,割桩占了90分。在某种程度上,割桩的成败决定着这次比赛的成败。经历了笔试和磨刀后,选手们开始进行最后一轮的竞赛。比赛要求选手进行阳刀顺割、阳刀倒割和阴刀。阳刀和阴刀,是橡胶割胶中常见的两种方式。; C8 z! O+ i( x' I8 S5 I
! g- T" H* B( J( H. U (采访)中国热带科学院橡胶所 黄所长:阳线其实就是从上往下割,这个割面在上,割线在下。这样子割就是叫做反割,这样割是叫顺割。因为这个割面比较高,一般人的话,你要是从上往下割,没法下刀,这么高,下不了刀。那只能是,一般来说为了方便操作的话,那就反割从下往上割,叫反割。那如果割到这下面以后呢,你反割就很不方便了,一般就是从上往下割,就顺割了。
5 T* o/ E* D9 A- e5 P6 d
2 v6 t/ b4 x0 W3 m5 y! y- }# w) G 割面从上往下,这种刀法叫阳刀。可是当一棵橡胶树割到最下面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橡胶树上面没有开割的部分,这个时候就要从下往上割了,这种刀法叫阴刀。在割胶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割胶的深度。这是割胶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际的生产中,控制割胶深度有很多窍门。云南省农垦勐醒农场的傣族姑娘依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4 q4 \ p% Q: ?/ s% Y0 V& l
3 {* a% i& v: z4 V3 G; F
多年经验的积累,使得依波每次用刀尖试验一下,就大概知道割得是深还是浅,使用这个方法,割胶21年的依波获得了“优秀胶工”和“五一劳动奖章”等许多荣誉。
. R; N" i0 M& F" ~/ |& c8 ^5 N5 |7 q- v$ X, f0 m
刘金凤,上一届的割胶状元,在割胶上也有自己的经验,在她看来,胶工割胶时的步伐很重要,尤其是人与树的距离很重要。6 ~& h; }& X% X# w
8 `6 g% F; b6 M
, K2 Q' m, i4 w. q (采访)人站树的距离,也有一定的距离,也不能太远了,太远了,你看我们身体就跟不上了,太近了我们的眼睛就挡住我们整个人的眼睛的视力,所以这一点很关键,所以我们在割的时候,一般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就是30到40公分,人离树的距离,胶头的距离,也就是一个胶刀左右吧,就是一个胶刀左右,这个距离,树的距离。" s# H5 u) _/ x. A8 t
7 T) s% j* O3 Z8 t/ s5 B' z 距离找好了以后,可以节省割胶的力气,接下来的经验就是做好手、脚、眼、身的配合工作。2 w4 J& Y) K% t4 ]2 N
" i# K# V- j( u" ^$ F/ S
比赛场上,这个环节异常紧张。有的选手表情凝重,有的选手动作出现了变形,有的选手刀法飞快,有的选手刀法缓慢,有的选手急速的奔跑着,有的选手似乎闲庭信步。 . _& m2 {+ z3 D) A; k4 m1 A
% Q. q+ E0 x5 _3 L! e 比赛结束了,裁判开始了紧张的统计。经过严格的统计与核算,笔试成绩、磨刀成绩和割桩成绩的总和为选手的总成绩。两天的比赛中,我们领略了来自一线割胶工的风采,他们在笔试、磨刀、割胶现场的发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S- W" C# g/ H& m/ p# ?
( q( Q2 D8 c( O+ P
35名选手中,谁是这一届的全国割胶状元?充满了期待。而谜底即将揭开。9 w7 J& t4 J0 {. a: Y8 X8 a
( N9 S B0 W% s C5 b' r! @0 X- x 李局长大会上宣布:我宣布获得第二届橡胶割胶大赛全国割胶状元称号的是云南垦区选送的李雄伟。
' a8 C8 C& v7 @
& }5 f h" M$ ^/ c2 a 来自云南垦区的选手李雄伟最终夺得了“第二届全国橡胶割胶状元的称号”。让我们回顾一下他在本场比赛的表现吧。
+ ~' ^$ i0 ?' i7 v; Z' }, |6 ]; \6 H" T* S; B a S
回放李雄伟比赛过程。& q' r) `+ e$ {* {7 Q
7 P6 o6 O/ v$ W
其他选手也分别获得了磨刀能手和割胶能手的称号。& P% J# x1 \, R4 ^0 _
( [0 P+ f. L2 a' m) r) `9 I0 j
(采访)李局长:今年的第二届天然橡胶的割胶工技能大赛应该说比上一届规模更大,参选人数更多,这35名选手应该说是20多万割胶工的杰出代表。9 D/ E3 q+ |9 G. N
M! Y4 P2 f6 g$ \6 V: I
(采访)梁司长:通过这种大赛有3个作用,首先是技术交流,第二个是人才培养,这是很大的一个平台,通过交流、切磋,能够提高技能。第三就是激发大家学技术、用技术,这是提高技能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激励的方式和途径。
( D$ i1 U j4 [3 H6 G9 g: r* h8 o$ S' i
(主持人)来自云南的李雄伟获得了第二届橡胶割胶状元的称号,他说,他将把他的技术传递给更多的胶工,割胶技术直接影响着橡胶的产量,两年一届的橡胶割胶大赛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天然橡胶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的战略战备物资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期待着在下一届的橡胶割胶大赛中,这些最基层的割胶工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