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8|回复: 0

[技术] 聚氯乙烯着色的三大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5 23: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聚氯乙烯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时开始分解去氯化氢,所以选用着色剂不能与其发生不良反应。另外,颜料对PVC的影响,体现在颜料是否与PVC及组成PVC制品的其它组分发生反应以及颜料本身耐迁移性、耐热性。因此就PVC着色而言,考虑到所用树脂及相关助剂的特征,结合颜料的特点。在选择着色剂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D9 X( p+ v5 W2 D" @

7 x; i9 G6 I1 M! h  一、加工稳定性
0 S' |' c* N+ e# a4 n  A2 u1 f  s' X7 G
  着色剂中的某些成份可能会促使树脂的降解。如铁离子和锌离子是PVC树脂降解反应的催化剂。因此,使用氧化铁(红、黄、棕和黑)颜料或氧化锌、硫化锌和立德粉类白色颜料会降低PVC树脂的热稳定性。某些着色剂可能会与PVC树脂的降解产物发生作用。如群青类颜料耐酸性差,故在PVC着色加工过程中,会与PVC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发生相互作用而失去应有的颜色。 * D# r6 ^+ `8 W  v& O' n1 i8 ?* r
( m# L! u3 {2 V0 ^' }) W) p
  二、迁移性3 D4 g$ X* r" n5 E2 G) L; B% j$ n
3 p% |. C$ I  H9 p5 u, C
  迁移性仅发生在增塑PVC制品中,并且是在使用染料或有机颜料时。所谓迁移是在周围溶剂中存在的部分可溶解的染料或有机颜料,通过增塑剂渗透到PVC制品表面,那些溶解的染(颜)料颗粒也被带到制品表面上,这样,导致接解渗色、溶剂渗色或起霜。/ ?2 {: h" t4 h  @% J4 b- N, r' o
- Z! }  X* j) T1 M  K$ ?
  另一个问题是“结垢”。指着色剂在着色加工时,因为被着色物的相溶性差或根本不相容而从体系中游离出来,沉积在加工设备的表面(如挤出机的机筒内壁、口模孔内壁)上。
4 v* @' }+ k& a( ]  K( R
# b* R- M0 W2 |8 O. F8 i9 a  三、耐候性/ v: @4 z9 q- Q8 y4 g% @  y# x$ p4 M

# i0 D  V+ {2 x6 n, \/ v  指颜料耐各种气候的能力。其中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水分、温度、大气氯化作用以及制品使用期间所遇到的化学药剂。最重要的耐候性,包括不褪色性、耐粉化性和物理性能的持久性。而有机颜料则因其结构不同有好有差。此外,在含有白色颜料的配方中,颜料的耐候性会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v* V5 b! k) ?# S; O5 _* p

4 ^$ D- K, [7 R1 H  颜料的褪色、变暗或色调变化,一般由颜料的反应基因所致。这些反应性基因,能与大气中的水分或化学药剂——酸、碱发生作用。例如,镉黄在水分和日光作用下会褪色,立索尔红具有较好的耐光性,适合于大多数户内应用,而在含有酸、碱成分的户外使用时严重褪色。  \) `, L+ p# a% ?& r* k1 G0 E& _
" j. @* K+ U' u6 j
  脱氯化氢的测定方法按JIS-K-6723,测定温度180℃。以未着色的聚氯乙烯复合物脱氯乙烯的时间为基准,延长或阻缓时间以5%、10%间隔计,负值表示加速分解。
4 c8 _+ y2 B  C5 E6 h
! _# x) f3 a; ]9 H5 v6 r% c  表1 # R  {& W( h3 z
6 d; \' J  ~! }4 M

8 B0 c4 A1 [% q; f/ H/ x$ |8 T* T+ U, H0 f
  表1中可以看出,金红石型钛白粉较之锐钛型白粉对聚氯乙烯有较佳的稳定效果;碳酸钙,特别是轻质碳酸钙有较大的稳定作用;特别是铬黄与锡类稳定剂拼配使用时,稳定效果更好;群青则具有促进聚氯乙烯脱氯化氢的作用。氧化锑对聚氯乙烯脱氯化氢则看不出明显的影响。4 v- Z+ @' t  g% [( G- ]- [" S

/ a  e! _  L7 G, m- H  1、颜料中金属离子的影响 ! k( V( K! d. a/ o

9 `& _" H5 @2 f% }  W  颜料中的某些金属离子会促使聚氯乙烯树脂热氧分解如图1。
, l' `1 w/ T0 f0 x# f- t2 e( @: R* B6 }3 |

+ L, c7 S6 H  e  J$ f" n2 T9 G2 g! u2 G. o9 V0 B  D# m0 i

, N' k+ w$ T+ A3 d/ O5 E7 ]* P& x* B3 {- ~
  测定方法为加有颜料聚乙烯加热至180℃时的色相变化。由于颜料中含有金属离子促使PVC分解加快,从而产生色相变化。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同样加入色淀红可使PVC产生的色差不同,如含有钙,色相差小;含锰则色相差大,这是由于锰等金属促进PVC脱氯化氢所致。6 S  w, r. F9 P1 T0 g& s
8 D; {5 A( d( S8 B# Z( p: O) D
  硫化物类着色剂(如镉红、黄等)用于聚氯乙烯着色,可能因着色剂分解放出硫化氢。这类着色剂不宜与铅稳定剂混用,以免生成黑色的硫化铅。( O$ I! b, w9 P0 \. v" \6 U
/ R$ U$ c, k; a' l* K
  2、颜料对聚氯乙烯电气绝缘性影响. }. I# b1 f. V% `
8 g# B- e+ v; Z; j% Z
  作为电缆材料的聚氯乙烯和聚乙烯一样,应该考虑着色后的电性能。尤其是聚氯乙烯因其本身绝缘性较聚乙烯差,故颜料的影响就更大。说明,选择无机颜料着色PVC对其电气绝缘性较有机颜料为好(除炉黑、锐钛型二氧化钛外)。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5 06:04 , Processed in 0.0220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