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校车安全条例出台 部门监管责任细分
% k8 c i2 t5 O! M* x0 b! S. ~4月10日下午,在外开会的杨文治接了个电话,用了很长时间。
" V" {3 X$ X) q9 L" ~/ |$ o4 D X% u/ W4 x2 {. m3 L( a7 Z
他是山东无棣县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无棣是教育部的全国校车试点之一,去年9月份就启动了全县的校车工程。在电话里,同事告诉他,“条例公布了!”, m# z7 f" C2 n l4 m" I
7 e1 W9 d1 R$ P7 b9 X杨文治的同事所说的“条例”,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当天上午,新华社全文公布了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的国务院令。与之同时,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就《条例》起草的一些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2 Z7 z( Y) A6 G
3 t% ]" ~. c5 R' N) j* Z校车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V* D9 a2 `/ Y' m9 c8 i+ q
% L" r. U, _& _! } C
“我觉得条例比较全面、比较到位,征求意见时大家提的很多建议都已经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李静波教授表示。, h5 n7 T4 \8 D4 e1 ?- [4 E* l
) s/ b$ e9 x. f. v) U但他同时指出,在校车责任分担上,一定要更加明晰具体部门责任,现在文件还是“稍显笼统”。
' R/ z% J/ j, l$ L2 L9 F6 K. K" s2 k5 V- l. n( `" u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表示,校车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服务保障体系,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 f l( |/ ?/ c& z+ i
j2 c0 j: Z8 V1 ?# z- e板子打在谁身上?- t7 `! ]; X# u: s3 C/ z
9 l+ w3 s$ g, r0 ^: E
在制定条例之初,很多人关注,由于校车安全牵涉到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地方和中央都有涉及,如此复杂的一个工程,会不会形成“九龙治水”的监管格局?: A/ A# U8 E6 [, r; |8 ^
7 Z- Z- Y1 |( ]# p“就怕没事的时候各管一头,真的出了事,谁都不管了,板子都不知道打在谁的身上。”有不便具名的专家表示。
+ e( H( h7 c1 N4 Y3 K* Z2 I# _8 h; w4 C: `) C
而无论在征求意见稿,还是在此番公布的《条例》中,都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政府负全责。条例在第五条中明确提出:+ t$ s1 Z% ?! c0 i
9 ?5 F0 u- W' \2 O6 D. P# U“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 v% w0 `' C6 k k* W
1 V2 L6 f: E% I# k( ^. x. R然后,据本报记者获悉,具体到各个部门之间具体责任的划分,一直有争论,从起草阶段就存在。: Z* w- U6 K) g( v5 U; b
) l! X ]- [! |$ E: a
据一位参与到条例起草的专家介绍,交通部门认定,校车应该属教育部门的管理范畴,“因为校车属于非营运车辆,并且原来交警部门对车辆管理并未涉及到校车,校车概念是近几年出现的”。
, O6 ~& S7 d% [3 T/ [6 |% \# D
而现实情况是,教育部门是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仅能够管理学校、学生,根本没有管理校车的权限,没有所谓的执法权。3 B2 e# G2 A' r* H y6 Z
! v. k# ?3 T* h* z* M. C$ n
“关于责任分担,政府监管是肯定的,首先要落实到具体的核心职能部门,从排序上来看还是教育、公安、交通、安监,从责任的归属上,我个人认为公安、交通以及安监应该放在教育之前。”李静波表示。) @: x% W1 y% ~- L3 l
. S9 V6 ^$ M! l# A- x4 ?9 T. I
针对这样的社会声音,在《条例》中又有修改。对照此前的草案,可以发现有一些变化。8 D; W5 D2 M! w# O, f8 Y9 R$ I- m$ f
6 h! g; Q) @: f! K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在第六条中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审核校车使用申请和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8 J5 H# `5 u( z6 P3 G1 U) o
3 D. ^. Y ^. c4 ~+ }+ [9 |- f; q" C# ]. ^" B5 y, N& w7 ?
而在最新公布的《条例》中,除明确教育部门相关指导和监督职责外,还把具体的资质审核责任给了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把关。
5 H$ |$ i/ Z+ H/ \4 I" U0 c4 T- p) P4 M
在刚公布的条例中,交通部门依照条例规定审核校车使用申请和校车驾驶人资格。9 V9 F' P& \* o6 S* z1 l
- E4 o" X- m, p8 r8 ]《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明……”; @5 o) V) ^ a6 ?, d" |# R5 N
$ a* l1 ?9 e M& O2 u
在地方的校车实践中,曾提前考虑到相关问题。无棣就采取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模式。3 L- Z* h: m* H; {) k
6 \% Y, B& R$ x+ K0 Y. A
“校车是运行在学生上学的路上,管理权限不是教育部门全能管理的。如果没有政府总牵头,其他职能部门不会实打实地管这个事情。我们县要求政府主导,县政府出台文件,给各职能部门分派责任,具体要求怎么管理。”杨文治称。( A4 ]1 ^5 X9 ~9 S, [
0 m+ g, S* e$ S2 Y5 \0 D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表示,校车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服务保障体系,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 U' S# |) d" p/ c: U" s7 Q% S: G8 |: |. @. E# S. K
“但一定要区分哪个责任归哪个部门,一定要非常清晰,而不是笼统的说。现在我觉得这个文件还是稍显笼统。”李静波表示。
0 x2 q% t/ W5 G8 J0 o/ T: o; t/ e0 f# y4 X/ H
为什么没有幼儿园?3 v) Z; ], {/ P! i
5 O: @& W5 m# `7 F( J
与去年12月11日公布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相比,《条例》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校车覆盖范围的缩小。& a6 l/ } ?7 M+ K0 R) ?; b. L
* @* n3 c. v7 y# D0 ^: t& H此前的版本中,在其第一章第二条中明确提出校车包括用于接送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从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以下统称学校)的幼儿或者学生(以下统称学生)。# Y* a( ~0 v8 E# E
8 ~( U' y; g1 c3 t3 j6 `6 R1 {4 |; C2 E而在最新版的《条例》中,则明确规定,“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下学”。
5 [5 a& a7 [' S- ^; A% B7 E) `
( |8 t% R5 v1 d这样其实把非义务阶段的学前教育儿童排除出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国务院法制办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主要出于对幼儿乘车安全问题的考虑。4 P# I$ N0 k$ L6 ^; U
4 y- W( u8 g- ^9 C
“考虑到让没有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的3-6岁幼儿每天集体乘坐校车,安全风险太大。”该负责人称。
2 D* N- c1 ~2 o j" d: I' z# j2 i/ ~: }3 n* j& A
然而,此前的多起发生的校车惨案都是学前教育阶段。例如,去年11月16日在甘肃省庆阳县发生重大校车安全事故,就导致19名幼儿不幸死亡。
: u$ r9 L. e; q# h% N" ^: b
, `* d* N( Q7 F- G7 @* p“从全国统计数字,70%的校车都是接送幼儿园孩子,现在问题就是政府该不该帮助运送幼儿。”有相关人士表示。; k7 l! Y8 P" c+ ]) g
. B0 d& @: Q7 ~2 B山东省无棣县的校车试点,一直将幼儿园包括进去。& s/ e# B! U, \( }: T/ I
1 o: C$ H5 Z: p/ \0 h7 j
“我们这里抓校园安全是全面的,包括对幼儿园的安全排查,每次的检查都是包括幼儿园。”杨文治表示。/ k6 H+ u3 t4 u ?/ y, y; l X
4 J* [4 `. n& B8 a% m据他介绍,当地家长只要有乘车意向的,一律就纳入到当地的校车系统之中。为此,当地专门开通了一辆县城实验幼儿园校车。
5 S; p6 V1 [: G* c7 _0 y) ?( _
! ^/ a0 L# `% j7 o" I$ M但是他也坦承,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因此政府对幼儿园并没有补贴。在当地,相对于小学、初中学生政府出70元、家长出70元的模式,幼儿园的孩子要乘坐校车家长自己每月要拿140元。
5 U& `/ ?8 T8 Z( }
6 b% R' L5 E/ p8 ]# O8 ]
' {! p8 `3 b+ \参与到《条例》制定的李静波教授提醒记者注意《条例》附则中,将幼儿校车作为特殊情况在第六十条明确规定:' S) l8 D- ]5 x. k4 h
( Q6 s7 Z% X/ _1 K e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入园幼儿应由监护人或者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对确因特殊情况不能由监护人或者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需要使用车辆集中接送的,应当使用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幼儿专用校车,遵守本条例校车安全管理的规定。
0 n: }' r. V- _) C+ I/ e7 ]' s5 W0 m) m4 D3 i5 ~# d9 {+ x
在他看来,《条例》首先强调了幼儿园是以就近入学,家长接送为主。0 g9 Z9 k$ W% v
( @6 q2 [/ d8 f“因为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是不适合坐校车的,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例》的制定要考虑到教育本身的特点,不能因为前面发生了很多幼儿园黑校车事故就要把校车覆盖幼儿园。”
" Z0 i$ Z9 L2 W4 Q
+ x* Q. a& e' ]& ~# X李说,未覆盖幼儿园,不能从表面看问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这次出台政策,还是比较理性的,起码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给予了一个回答。
0 f0 P3 }) `; I& a- P! O2 }# U
# K% h: N. H$ l: d: F对此,同样参与到条例起草的北京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这样的规定体现了一种政策倾向:“就近入园,而非校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