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乘联会:2012年3月乘用车市场现状及展望' S. d( M7 S6 J9 D# r4 K. c. h; Y
3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 k; t% k2 c, W+ J l. O' C3 O# `* X
3月中、上旬乘用车销量同比有所增长,但3月20日国内油价涨到历史最高水平,国际油价还在高位震荡,且没有明确的下行信息,对乘用车潜在用户的压力又增大不少,虽然3月最后一周有6个工作日,但市场销量明显放缓,抵消了清明节前的汽车市场小高峰。由于季度末压库,货币政策略有放松,使月底压库存的效果明显,经销商的库存超过了库存最高的去年11月份,从而增大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油价上涨时间点因两会而推迟,使3月份的批发和终端销量同比还能保持小幅正增长。3 M, w$ S1 B9 a% Y% ]2 S6 N
( U3 J- d! F, b, q' H& f) P: A% z4月份市场估计
) A: J- t8 ?4 Q. G+ B& l( t; k+ b
) I3 U v' O3 l# y7 Q0 E. T6 U! ]由于把3月31日(星期六)的公休日改为工作日,用于清明节调休,加上4月是个小月和有9天的双休日,使4月份仅有19个工作日,同比少一天,环比少了4天,这对4月份的市场销量是有影响的。4月初有一段清明节后的市场萧条期,使月初销量不会很理想,加之油价上涨,且较高的油价主要影响4月及以后的汽车销量,特别是对中级以下的乘用车市场影响大,对自主品牌的车市不利。从3月下旬开始将有一个多月的新车上市高峰,还有北京国际汽车展带来的广告和宣传高峰,另外在五一节前夕,市场有一个比清明节前还热的销售高峰,使4月份销量不会差,以上因素决定了4月份市场环比下滑15%左右,同比可能略有增长。
) {/ E Z6 c7 f8 @4 o7 _
6 {* B7 W8 Q) v1 R( I3月份产量表
7 e( E! p5 b. ^1 d
1 X* Q6 X: i; e: z7 [. ]- o8 P/ n& L* P# b9 D& Q+ J
" `8 }1 Y2 A- u+ n
3月份国内销量表7 I* f# }7 ]4 z. Q
* F; b4 t _! B$ R
; q& O4 L4 @7 B* Z
/ e% _1 P/ I( O2 l4 A( m$ j; z/ s
3月份批发销量表
$ B, M0 H3 M5 V/ L/ E1 L2 _- O2 v) y. s8 Z
: ?6 H8 r- x0 j# r; A1 r+ v
- o% i/ |# D% U2005—2012年乘用车(轿车/MPV/SUV)月销量走势图" S. V: b1 m3 }* {* a. K
% p" J3 B. n, d/ s/ S
! w7 C7 }1 ~7 r/ F# _* X: b- X& s0 ~) j' M; U; H+ ^; {+ ?# y
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3月国内销售综合数)
& ~7 C4 b' ]* g; S+ b" Y: A0 c" d2 \6 e/ P- `
! r: I( @) Q$ g' L4 n/ |8 b. r2 l( w7 T7 T4 c
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3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
6 R" C7 V3 Q* d9 o0 ~! w5 I
+ f1 R& s6 P+ g% n) c+ c1 S' N5 V& J! l. H7 K6 p
" j6 r C* d# Z% g- H
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3月国内销售综合数)
2 W9 R% n5 @5 d9 m) V+ }/ @; y/ n/ ^ w2 C
6 V7 ?/ I4 Y7 X- ~6 Y
$ J/ A% e4 D7 @$ Q4 y3 {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3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
; A# k9 z, h, [4 T; `1 F" ]6 Z4 q y" U6 N1 l
|5 Q0 p3 e8 \% p' o. }2 w. L. i
对一季度的市场评价
7 {, Z4 I+ h* r" r+ U6 B* N3 {' |6 I3 t* T
一季度狭义乘用车累计的批发销量同比是微幅下降,终端销量是小幅增长,但狭义乘用车国内市场已经复苏了。批发销量微幅下降的原因有二:(1)2010年底厂家藏的销量约30万辆,主要在去年一季度吐出,抬高了批发销量;2011年底厂家藏的销量不足10万辆,今年能吐出的销量大大减少。(2)2010年底车市极火,经销商的库存低,2011年初厂家为经销商大量补库存,也太高了批发销量,2011年底经销商库存数大大增加,今年一季度经销商增加的库存比去年少很多;批发数还包括出口数,一季度出口同比增加2.7万辆,但是增幅不足以使批发数由负变正。虽然今年年初国家对节能车补贴同比减少,油价同比上涨了1元多,由于市场复苏,狭义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呈现增长。可见终端销量比批发销量所反映的市场准确,也是国家统计局要求统计汽车终端销量的初衷。
9 S5 M |( F! w, q7 s% V% t q9 b$ l5 p: e
节假日安排的良苦用心6 N' S d& p# n% y: j6 ]
- j4 y" I' Y$ `; K$ c1 U1 R自去年二季度以来都处于经济下行期,国家把去年12月31日(星期六)改为工作日,用于元旦小长假的调休,使去年4季度的工作日增加一天,统计的国民经济年度增长率会增大0.4%。却造成今年一季度工作日与去年同期持平,这对处于谷底的一季度不利,国家又利用清明节,把3月31日改为工作日,用于清明节调休,使一季度的工作日同比增加一天,统计的国民经济季度增长率可增大1.6%,使GDP增长率的数据被抬高,对提振经营者信心有作用。但会降低二季度GDP的统计增长率,使之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率的低谷。不过下半年的工作日比上半年多5天,只要国民经济能平稳,今年GDP增长率为8.5%以上是可能的。这就使一季度狭义乘用车累计的终端销量增幅提高了1.6%,由于狭义乘用车市场复苏,二季度累计批发和终端销量肯定会是正增长。
4 P1 u! o2 p+ O: J; }" r
( J; L' i0 y: @) m q吉利是多品牌战略目前唯一的成功者
, h" J! [- T$ I H2 Q
& g; K8 }( i" `1 V$ P多年来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质量进步极快,但少有人报道,而铺天盖地的宣传却是自主品牌汽车技术质量差。这与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中期形成巨大的反差,当时日本和韩国媒体是竭尽全力地宣传国货。另外我国消费者的民族气节也较差,导致国货在国内品牌形象提高比在国外还难。去年国产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长了8.7%,其中合资企业增长了11%,内资企业仅增长了2%,而终端销量却是负增长。在这个极不利的大环境下,吉利所进行的战略调整初见成效,吉利去年销售虽然仅增了1%,其中国内终端销量下降3%,出口增长93%。但较高档次的帝豪汽车品牌形象提高后,其销售增加47%至106,676辆,占到集团总销量的25%。这使吉利去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利润达15.4亿元,增长了13%,这就是吉利多品牌战略的成功,为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内资企业指明了方向。
- d7 i& I' p+ _9 }! H* V: ?, ]6 s2 n4 @ O; \5 `$ o3 S' Q2 f7 H3 [
对PM2.5产生原因分析有漏洞,汽车排放不是主要因素( P$ Z( n- n: u$ ]
! g4 `1 n* L2 @# s% ~: p我国对PM2.5形成原因分析是按发达国家的思路。其实我国PM2.5高的主因不是设备排放的废气而是微尘。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上形成的沙尘暴和风吹起的微尘可飞飘1000多公里,还能随上升气流升到几千米的高空;中国城市是个大工地,土建的车辆撒到路面的泥土,汽车在沙石路面或在有泥土的柏油及水泥路面上行驶,泥土被碾碎并扬起微尘;还有煤炉、柴炉、燃秸秆、炒炸烤食物所形成的烟气;硬路面不建挡泥路肩、城市环卫的干扫路面等才是我国PM2.5数值大的主因。北京奥运会期间停止土建工程,就有30天的好天气,现在下场小雨就让汽车细泥满身,把微尘全算作PM10是错的。而由汽车排放造成的PM2.5比例就没有那么高,降低PM2.5是社会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我国PM2.5是下降的,在我国没有进入发达国家前,PM2.5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别把降低PM2.5看简单了。
$ l: s8 K! ^0 t0 T* B1 O' o
# }% w c+ X. u% w Y应换个思路改革油价形成机制(1)
. |# q; _% } N7 R- z( P
7 u, ~1 d. S( q( W7 d目前的油价形成机制不合理,自2月初油价上涨后,仅一个多月国际原油价又上涨了近20%,每吨原油上涨合人民币800多元,每吨汽油才涨600元,国家和油企都贴钱,用户还不满意,这种情况再继续不利于和谐和稳定。建议国家以三地原油均价为80美元/桶为基数,每桶石油价格每升降1美元,定出一个上下浮动的汽柴油价格,作为最高零售限价,并把油价过高时,油企和国家补贴的金额也附上,让用户清清楚楚,就不会骂声连天了。这个最高限价标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应调整一次,要求油企任何一天的油价,都不能超过前一天按国际油价确定的最高限价。油企可在国家最高限价下自主确定油价,就可以把油价矛盾降到最小,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也就会更高。市场经济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快速富裕,但也带来痛苦,油价上涨就是其一,世界上还没有十全十美的经济制度。) P$ V( R% T/ B! U! x5 k4 U
; a0 Q# l2 u/ F# f0 B' N: i2 ?
应换个思路改革油价形成机制(2)
( n i( J# f9 s/ Q% ?% n: M4 u- Z3 ~4 @5 j* w& u: {8 B
媒体和博客总是把我国与油价最低的美国比,美国财政没转轨,没有增值税,收的燃油消费税平均仅相当于人民币0.48元/升,造成美国的财政长期收不抵支,且收的消费税连支付养路的费用都够,他们要提高燃油消费税,但遇上了金融和经济危机只好作罢。其实在石油依存度大的国家中,除美国外,油价均比我国高,人均GDP仅为我国1/3的印度,油价也比我国高出1.5元/升,其他国家比我国高2-8元/升,要想油价低且稳定只能回到计划经济,我国在新兴经济体中CPI是最低的。一些不实报道造成很多人对社会的不满,败坏了社会风气,所以17届6中全会才要加速文化建设,但是目前社会风气还没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必须承认在对石油依存度大的国家中,中国的油价是低的。由于堵车越演越烈,今后燃油消费税还会涨,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2011年3月份乘用车市场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