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6|回复: 11

混炼胶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解决办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0 04: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混炼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原因

" T: W8 K6 M g/ m g2 t

A.      分散不良的原因

) u; K+ ]. u. X+ R3 {6 r

(a)    混炼过程中的原因

$ K/ `9 L3 O, O8 h2 K1 \

[1]混炼时间不够;

) g9 p: F3 X* `& m( d

[2]排胶温度太低或太高;

, t! s$ U3 p* T! J3 c& ^+ n, O

[3]同时增加酸性配合剂和碱性配合剂(如将硬脂酸和防焦剂ESEN与氧化锌和氧化镁一起加入);

+ F+ U; i B. C: S4 _% y) D

[4]塑炼不充分;

: o9 F8 T8 u' ?4 m+ ^

[5]配合剂增加的顺序不恰当;

l; H3 S9 ~. K9 U2 p" a

[6]混炼周期中填充剂加得太迟;

* N; b! t1 D& c$ \+ Y a

[7]同时加入小粒径炭黑和树脂或粘性油;

7 m- J9 _6 i/ O6 C* ~

[8]金属氧化物分散时间不够;

) | X! @; l$ C/ p* |. }1 e

[9]在们料己经开始撕裂或碎裂后加入液态增塑剂;

* A' [* G- p6 K+ s$ o( G! h

[10]胶料批量太大或太小。

) [ z$ R- {+ T" @& U

(b)    工艺操作上的原因

* [4 [/ _+ A; A+ t5 Z/ j+ M

[1]没有遵循所制订的混炼程序;

/ ?. G8 F( `$ J* M9 `

[2]油性材料和干性材料的聚集体粘在上顶栓和进料斗边上;

0 `4 `& u. {* } d

[3]转子速度不恰当

4 X8 h* K. d' g( w

[4]胶料从压片机上卸下时太快;

0 O) w+ `4 E% N9 E

[5]没有正确使用压片机上的翻胶装置。

8 V: Q7 L0 N- l( \0 X

(c)    设备上的原因

& v: }6 ]& V. U2 j. g

[1]密炼机温度控制失效;

n/ }0 A8 k4 M; Y" L

[2]上顶栓压力不够;

) T: S: N' {$ k

[3]混炼室中焊层部位磨损过度;

& f1 D" \$ p0 i

[4]压片机辊温控制失效;

# s5 o0 l5 Z9 E: \6 p7 D9 r

[5]压片机上的高架翻胶装置失灵;

) Y& N; R2 `; j$ ~+ [

(d)    原材料方面的原因

6 x1 ]& x6 `' L, m

[1]橡胶过期存放和有部分凝胶;

' J* L% l* d5 E" j+ ?1 [

[2]三元乙丙橡胶或丁基橡胶太冷;

; e" f1 u! K, k7 b" @8 p

[3]冷冻天然橡胶

9 z9 s* [( `8 o$ Z: i( P/ l

[4]天然橡胶预塑炼不充分;

b& E. J1 j( V

[5]填充剂中水分过量(结块);

: Y3 V1 o( P! s. X3 U0 \! H* {

[6]在低于倾倒点温度下加入粘性配合剂;

: X. q' `9 y& f; F8 x* M

[7]配合剂使用不当;

3 b$ O/ I2 k/ l( J* B

(e)    配方设计方面的原因

7 e% B2 O" Y# i

[1]使用的弹性体门尼粘度差异太大;

2 P0 f/ l2 ^5 @& @8 `0 Q$ u

[2]增塑剂与橡胶选配不适当;

?% c+ F0 H, \2 I

[3]硬粒配合剂太多;

0 i9 y8 o0 U3 Q- V! j

[4]小粒径填料过量;

" S4 f% q7 q% s% I0 }( e- N+ ?

[5]使用熔点过高的树脂;

$ D- x' D& U3 h# h! G

[6]液态增塑剂不够;

1 L/ {/ D( L% G) ?

[7]填充剂和增塑剂过量;

" h) f8 L+ W. V' t' U- G, _: y; C0 ~

b焦烧的原因

; T, M! _- U/ K' M2 C4 V" h

(a)    配合方面的原因

% A( I; x& u3 T2 R

[1]硫化剂、促进剂用量太多;

4 a& t& R" r6 |; Z, d. p7 @

[2]硫化体系作用太快;

& U0 _0 S7 ^ p g

[3]配合剂称量不正确;

; P1 e$ q D, g) p) C2 ~1 {

[4]小粒径填料过量;

5 m' h% H8 f, m5 b M6 R, m$ P8 A( j2 ~

[5]液态增塑剂不够。

( G) h* Y1 X. y+ X7 }

(b)混炼操作方面的原因

6 X, O( N8 I% u2 p, M

[1]装料容量过大;

% G- R; T7 g/ a. P# I% d: w/ I

[2]密炼机冷却不够;

2 L n* ~% X. W

[3]转子速度过高;

' x2 k7 o5 x# A- t

[4]初始加料温度太高;

; U9 c9 c" b! X$ J. f0 ?* J8 }8 c

[5]排胶温度太高;

7 q$ U+ k/ A9 e' V! J/ Z+ l

[6]促进剂加入密炼机中的时间不对;

3 u6 ]- _8 }' M9 u

[7]或过早地加入硫黄,或分散不均而造成硫化剂和促进剂局部高度集中;

, d9 u7 E3 H3 Q3 _* i5 @

[8]促进剂和(或)硫化剂分散不良;

* H+ m. S5 L: ?8 s9 |3 v4 F

[9]树脂堆积在转子上;

3 l- Q; w) b7 P. U' l6 k

[10]漏加防焦剂;

- s) M6 K. \1 ^! @* D4 @* r

[11]未经薄通散热就过早地打卷,或卷子过大,或下片后未充分冷却。

6 O; r" O/ n( d" Q. u2 M

(c)    停放方面的原因

3 F! R( j- f6 m5 ]4 X1 I+ b2 u

[1]在胶料还呈热、湿状态时,堆积胶料;

+ y& m. J; C2 i. s/ C

[2]停放场所温度太高,或空气不流通;

! ]9 A* M% c; w" b2 c' Z/ l5 p

c、配合剂结团的原因

~$ k% v) D% q9 L; ~

[1]生胶塑炼不充分;

G u2 l/ Q) E; I3 Z

[2]辊矩过大,辊温过高,粉剂落到辊筒面上压成片状;

. ?. G% E( P. b, _: \3 z

[3]装料容量过大;

. g. i8 j/ p" [9 Z H

[4]粉状配合剂含粗粒子或结团物;

' |3 K E# M P2 n$ ?1 O

[5]凝胶太多。

: `5 N' b8 K9 H$ l8 Z

d.收缩大的原因

! O4 S0 v n6 |+ x- p R# A3 o

(a)无硫胶料

' X9 `$ r2 `: \

[1]可塑度过低;

* T2 ^4 ], O1 l2 Y \

[2]混炼时间太短或密炼机混炼时间过长,导致结聚。

* w+ p, s2 C$ j* v

(b)加硫胶料 胶料开始焦烧。

0 K& Z h0 }6 @0 f7 R8 [

e.麻面(胶粒)的原因

4 R7 H& T: B# t8 [: g9 s

(a)无硫胶料 密炼机混炼时间过长,炭黑凝胶量太多。

; m: h9 H% B* _& L5 r! g4 y

(b)    加硫胶料

! }* R$ Q! q1 |. f, Q! z; M

[1]胶温、;辊温过高引起焦烧;

" [, x a5 [8 F' U

[2]混人一些已焦烧胶料。

3 d; k9 [ c2 s g& q9 Z3 \

f.可塑度过高过低或不均的原因

4 n; O9 Q6 @8 y( O" Z( {

[1]塑炼胶可塑度不适当;

5 s0 O) j G. d" D- C2 x7 s5 o

[2]混炼时间过长或过短;

+ g9 s# _5 e& g" C

[3]混炼温度不当;

- p9 e; p+ K1 `$ ^' x% `

[4]并用胶未掺合好;

# _3 W0 K( |+ M8 r1 F- C3 m9 J9 K

[5]增塑剂多加或少加;

4 W" R+ W5 c( S7 E1 i$ W4 x

[6]炭黑多加,少加或品种用错。

- c4 I$ j7 {" I1 V1 ^$ H

g.相对密度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原因

. \( U# U2 }% p

[1]配合剂称量不对,漏配和错配;

6 |7 N) u p1 J9 C

[2]炭黑、氧化锌、碳酸钙等多于规定用量或油类增塑剂等少于规定用量时,均会出现胶料相对密度超过规定量;

' z3 e) { P+ b1 S, K

[3]混炼时粉剂飞扬损失过多、粘附于容器壁过多或加料盛器未倒干净;

( j4 {( N5 V+ U! { B4 H' v" u

[4]混炼不均匀。

6 y% r% B, y L4 C, x; z

h.焦烧时间过长或过短的原因

* X+ a/ [( M. _) D0 V" Z# O0 A

(a)    焦烧时间过长

. i+ m# A6 f3 w4 h# Y+ G

[1]促进剂品种弄错、少加;

! M% r3 `3 Y7 o

[2]氧化锌漏加;

* e8 {& K k9 N& Z% |- ^: ~

[3]炭黑品种弄错,软化剂品种弄错,如将松焦油当机油等;[4]沥青、陶土多加。

3 z" W, \7 o- q) d

(b)    焦烧时间过短

) I7 @2 r# V4 Z& E" D: p6 E

[1]促进剂多加或品种搞错;

8 w! a# s( U# R$ F# e; e& ~

[2]碳酸钙过量;

3 m4 N7 P7 ]1 w" E8 l

[3]炭黑品种搞错。

! }& q% f- @- M! C1 R

i.    硬度过高过低或不均的原因

. E: Q& c( y" m N0 q: O0 O0 P

[1]配合剂称量不准,如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称量过多,则硫化胶硬度偏高;相反,则硬度偏低;

3 \/ @3 D! j7 v) w& \( U8 I

[2]增塑剂和橡胶称量过多,则硬度偏低;

& c4 p U6 ^' n( i4 I3 K# n

[3]混炼不均匀,硫化胶硬度不均。

/ q0 ~0 h1 _2 y* X: z7 X

j.喷霜的原因

+ L) e2 l2 F/ l* ?* m$ U) \

[1]胶料混炼不足、不均匀;

& P6 B/ a% p/ a5 `* J

[2]配合剂称量不准;

/ |- b7 o, `+ a6 w, A

[3]硫磺结团或用量超过其常温在橡胶中的溶解度;

, s& b( P* X" N m

[4]加硫时胶温过高;

0 S% z9 y6 {9 Y$ s8 {% p

[5]软化剂用量过多;

& M7 |7 J! o. S5 k

[6]胶料停放时间过长;

& e! w% W% j% v4 U

[7]制品欠硫。

1 h% ?4 i1 K8 L! B7 |$ D

k.硫化起点慢的原因

+ p. n6 \# [. g) `

[1]促进剂称量不准(过少)或漏加氧化锌或硬脂酸;

0 w8 X3 {& e& u# v X' G

[2]炭黑品种搞错。

! Y8 X) E8 s& i& X

l.欠硫的原因

- M, I/ P- h2 `) y0 `

[1]促进剂、硫化剂和氧化锌等漏配或少配;

5 x) c/ X' `3 z- z4 d) M9 b7 K

[2]混炼操作不当,硫化剂和促进剂飞扬损失过多。

4 C; q t2 e6 ~$ A

m.分层的原因 天然橡胶胶料中混入丁基橡胶或相反。

# ^/ v, h5 S. @' n! E

n.脱辊或粘辊的原因

! r5 d% h0 K. k j, R: `0 `

(a)    粘辊

/ k; M% ^: J6 q5 k: n; L' ^& v

[1]辊温过高、辊矩过小;

. h8 Q5 [, ^6 R* f

[2]可塑度过高;

1 u6 ~7 ~' b0 ~/ }- \3 w- ~

[3]软化剂过多;

. B7 b M: z/ k/ L: H. j

[4]混炼时间过长或违反加料顺序,如沥青和松香在后面加入等。

, m! y% }* m+ {6 Y4 W6 \

(b)脱辊

1 x7 d/ I- |/ y3 Q H, `, B: T

[1]含胶率过低;

1 |/ Q( B- R4 p v

[2]胶质硬;

& Z' A. s2 M0 x" {

[3]混炼时辊矩大;

r5 e/ p& l" b; E, `$ K

[4]某些合成橡胶性能所致。

: \, V: n3 W+ r2 O+ ?4 S

o.污染的原因

- r/ ^0 {, C$ s7 D! {( d

[1]由灰尘、污垢、砂粒及其他物质所致的弹性体和橡胶药品的物理污染;

, n! _- ]; t" C( l& d- ^

[2]由其他弹性体(如天然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致的丁基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的化学污染;

. k8 w+ i3 B) Z- M1 v [, @* ]( Z

[3]对不同的配合剂未分别使用铲勺;

7 p) {* S( k b' I& C5 h! Q

[4]使用不适当的配合剂;

$ q ?7 t5 {' `/ X( o0 [! U: V

[5]以前用过的料盘中残留有配合剂;

" N7 i3 ^0 t! t8 k

[6]密炼机油封的渗油;

8 @$ O. ^& R+ y+ C

[7]余留胶料粘在转子、卸料门、进料斗和上顶栓上,如果定期用清洁胶料清扫,可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5 j4 \- z& F k0 b) U- o

[8]余留胶料粘在卸料料槽、接料盘、导向槽和高架翻胶装置上;

$ l: i* J; L+ Z5 l4 k& E7 a

[9]余胶堆积在密封圈处;

7 k. A: O) l9 P n9 N! Y" J4 x

[10]密炼机和压片机周围区域不整齐。

$ m6 f. G& }. s: O% ~

p.力学性能不合格或不一致的原因

! e7 u. P5 i* u" U7 O5 M' T" B8 t

[1]配合剂称量不准,特别是补强剂;

J6 I' |9 _) V6 r7 _ B' F

[2]硫化剂和促进剂漏配或错配;

; A4 y7 ]4 W. ^5 T7 m- X

[3]混炼过度;

8 D/ L. a) o5 R# \( _

[4]加料顺序不合理或混炼不均,易引起性能不一致。

' B! q9 P) m% I1 \! ]( l. V! ^

Q 各批胶料间性能差异的原因

9 U9 P# F, n1 p0 X& N2 N! [1 S' G

[1]初始加料温度有差异;

# n( n& X% S9 H- p

[2]冷却水流动和(或)温度有差异;

6 Y) z. P- @- U4 ~9 \: k) |

[3]上顶栓压力有差异;

- z; k# L" T. O, j) A+ H

[4]配合剂称量中有误差;

7 f+ _# b+ z" t: @1 r' j; [; T; `

[5]不同批号之间配合剂的差异;

- t$ |% T9 X2 `# [1 {

[6]使用了代用配合剂;

4 M6 K/ Z$ M, o5 d9 G _2 q

[7]排胶时间和(或)排胶温度有变化;

1 k, i0 Y* M9 I) W3 N- N

[8]不同的操作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压片机上加工胶料;

/ M$ W3 o: X4 Y5 T4 Q H+ U

[9]捣胶时间有变化;

; Z9 g1 k% G% R1 Q% M9 v

[10]配合剂分散程度不同;

/ W% C4 g+ M) r7 `: L

r、压延性能差的原因

; j0 `0 _0 O" j

[1]辊温迁用不当;

; `- j" I8 f. \% ^8 B3 F) N; W

[2]辊温和辊筒速比及辊筒速度的控制失灵;

6 ]0 h( I( N* V+ W( p" w9 n4 p! A2 e

[3]胶料的门尼粘度太低;

) p4 h+ l. Y, L M# G3 m# r, d

[4]增粘剂过量;

" @, l! C* T! l. {0 J

[5]粘性填充剂(如陶土)填充量过高;

! s6 s" x+ N' J/ N# \( d

[6]粘性增塑剂量太大;

( o4 l/ h. k3 a7 k: u' ~7 e% J

[7]配方中缺少适当的操作助剂;

4 B2 O0 y4 C; u( C5 i: K

[8]装料不足或过量;

# n0 h+ W9 Q* V5 ?

[9]弹性体的粘度选择错误;

) }9 D( C* g' b

[10]分散不良;

+ Q9 S; k M! V% a7 [/ F$ }$ g2 P/ L

[11]胶料易焦烧;

9 y1 ?/ `0 x7 k2 ]; w1 `$ U

[12]胶料留在开炼机上的时间太长。

! I4 T: z0 [8 I

(2)    不合格混炼胶的处理方法 对于不合格的混炼胶的处理,道德要查明产生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 u- n9 \- X ^

A补充加工

( Q, A% g: B1 U! A

(a)    补充混炼 对于因可塑度和分散不均造成的硬度和相对密度不均匀的胶料,可进行补充混炼。方法是:将胶料在开炼机上回炼均匀后出片,经快检检查合格者,可按50%比例掺合于同样胶料中使用;不合格者进一步查明原因,另行处理。

3 }) F1 X' |7 h& K; b9 y

(b)    对掺混炼 对于一批胶料多加配合剂,另一批胶料少加配合剂的情况,经检验后,取两批胶料混合,达到合格要求,即可正常使用。

; O# y$ Z" [9 ?0 [, Z7 W

(c)    补加配合剂 对于己知混炼胶中漏加或少加某些用量较小的配合剂,如促进剂,防老剂,氧化锌,着色剂和发泡剂等,可按要求补加混炼。但是炭黑、软化剂和橡胶等,补加有困难,不宜这样处理。

5 \4 C8 |! r3 _7 [3 ]% E8 ]

(d)    换算配方 对于因为配料错误造成不合格的胶料,可按生产配方经调整补充生胶或配合剂,使之变为另一种合格胶料供用。

$ ]- U$ _, y: I& y

(e)    薄通 对于需剔除杂物的、有轻微焦烧现象的或无硫收缩大、有麻面的胶料等,适合于用薄通法处理。辊距0.5—ffice:smarttags" />1mm,辊温40—45℃,每4—6次薄通为一段。对于焦烧程度较重的胶料,在薄通后还需加1—1.5%的硬脂酸或2—3%机油。

, T8 \+ R! |) c( |' J

(f)    滤胶 对于无硫黄但含有纸屑、石子、垃圾、帘线头等胶料,可采用滤胶机除去杂质。一般采用两层滤网(24孔/in),停放一天后进行外观检查。

+ E: l9 ]: B# @7 x% s

B处理方法 不合格胶料经补充加工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 m% `; i: |" l6 v. ]) [

[a]多量掺用

8 J W# _! A. a$ g

[1]可塑度、相对密度和硬度与标准指标相差不大的胶料,可按一定比例均匀掺用于正常胶料中。可塑度误差为±0.01者可掺用50%;±0.02者可掺用30%;—0.02以下的要重新加工。可塑度偏高(硬度、相对密度符合要求)的胶料可掺用30%。相对密度误差为±0.01时,可掺用50%。硬度误差±1者,可掺用50%;误差为±2者,可掺用20%;误差大于±3者,相对密度误差大于±0.03,经补充加工仍不合格者,要测定性能,查出原因酌情处理。

3 p# l) S( m( F6 d6 n, u" x

[2]滤去杂质的胶料,经检查合格者,可按30%掺用于正常同类胶料中。

. r- `# g/ B' X6 w& B, A+ o

[3]轻度焦烧胶料,经补充加工处理后,停放24h,可按15%—20%掺用于正常同类胶料中。严重焦烧胶料,经补充加工处理后,应降级使用。焦烧非常严重以致无法处理时,应作为废胶处理。

m8 o" s2 S+ |( k

(b)微量掺用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及工艺性能的条件下,可将不合格混炼胶按1%—2%比例掺用到同类胶料中使用。无硫胶料出现较大收缩,经加工后仍不见好转者,也可按2%比例掺合使用。

: G0 i! V. R9 q j, C% }4 o

 

8 R8 [/ b, T# A) M* H& E3 N

混炼胶质量问题和可能原因www.sto.net.cn

4 O5 U, E: S6 z* R" \

质量问题                        可能原因

8 P7 t0 f% _/ w$ [& t5 \1 l. B

 

; [, j5 J3 W' U$ A6 D9 t

1.分散不良

+ ?; d. G& ~+ K8 K( Q

A混炼过程混炼时间不够,排胶温度太低或太高,同时添加酸性配合剂和碱性配合剂(如将硬脂酸和防焦剂ESEN与氧化锌一起加入)塑炼不充分,配合剂添加的顺序不恰当,混炼周期中填充剂加得太迟,同时加入了小粒径碳黑和树脂或粘性油,金属氧化物分散时间不够,在胶料已经开始撕裂或撕裂后加入液态增塑剂,胶料批量太大或太小.

; L8 d8 X- ~+ w7 u3 M1 b

      B工艺没有遵循所制订的混炼程序,油性材料或干性材料的聚集体粘在上顶栓和材料斗边上,转子速度不恰当,胶料从压片机上卸下时太快,没有正确使用压片机上的翻胶装置

+ M# x5 g# j4 h$ b

C设备

6 g1 {5 A" C7 ]$ _$ l

密炼机温度控制失效,上顶栓压力不够,混炼室中焊层部位磨损过度,压片机恒温控制失效,压片机上的高架装置失灵

K3 W- v. ]4 s2 J, Q

D材料

# |/ y* ^& E6 G. ?5 Q

橡胶过期存放和有部分胶疑,三元乙丙橡胶或丁基橡胶太冷,冷冻天然橡胶,天然橡胶顶塑炼不充分,填充剂中水分过量(结块),在低入倾倒点温度下加入粘性配合剂,配合剂使用不适当.

8 x: N$ V. l" w- y5 h

                E配方设计

$ l1 X; {( @6 e+ O7 g5 q) w

                使用的弹性体门尼黏度差异太大 ,增塑剂与橡胶选配不适当,硬粒配合剂太多,小粒径填充填充过量,使用熔点过高的树脂,液态增塑剂不够,填充剂和增塑剂过量.

% w9 @ _- A( X8 l

2.焦烧          A配合

+ m2 g. h% u/ x1 H) O

                硫化剂,促进剂用量过大,硫化体系作用太快,配合剂称量不正确,小粒径填充过量,液态增塑剂不够

& F$ c f4 f) b& Q, j5 i

                B混炼操作

/ Z/ O$ W4 a2 J7 m3 n0 @

                 装料容量过大,密炼机冷却不够,转子速度过高,初始加料温度过高,促进剂加入密炼机中时间不对,或过早的加入硫磺,或分散不均而造成硫磺剂和促进剂局部高度集中,促进剂和硫化剂分散不良,树脂堆积在转子上,漏加防焦剂,未经薄通散热就过早地打卷,或卷子过大或者下片后未充分冷却.

3 [9 X, L. G* _; f! e- t) _. s# O) t

                C停放

8 f: V e; r/ r* d

                在胶料还呈热湿状态时,堆积胶料,胶料停放过久,停放场所温度太高,或空气不流通

: F8 R& t" Y/ D8 C

               D防止焦烧的措施

2 ` j, ?( n5 i

                严格控制恒温,改进冷条件,按照操作规定加料,加强胶料管理等等,调整硫化体系,添加防焦剂为有机酸酐,一般用量不宜超过0.4份,新型高效防焦剂,用量0.1∽0.2份,如防焦剂CTP防焦剂的添加顺序应在硫化剂和促进剂之前.     

+ L5 t$ Y+ ?/ {* }; d3 s

 

6 b/ ?; b" `: U

3配合剂结团            生胶塑炼不充分锟距过大,辊温过高,粉剂落到辊筒片上压成片状,

6 j6 x& Q$ y5 L" s( E; u

装料容量过大

+ d8 _9 S( y+ f- I

4收缩大             A无硫胶料

# B" |. H. K2 ~% k

                         可塑度过低,混炼时间太短或密炼机混炼时间过长,导致结聚

" ?5 J5 |7 v9 E

B加硫胶料

; g/ a# w4 N/ i4 V7 O/ R

胶料开始焦烧

' V# v8 L! G: o5 B8 U

5麻面<胶粒>        A无硫胶料

! a) e( [ c$ d; s* ~

密炼机混炼时间过长,碳黑凝胶量太多

3 e! t6 {+ u* w: B2 r' Q1 @% j

B加硫胶料

7 ^' G9 e: }; B( Y. U

胶温,辊温过高引起焦烧,混入一些已焦烧胶料

1 j2 \( E1 ^, ~) s; `

6可塑度过高或      塑炼胶可塑度不适当,混炼时间过长或过短,混炼温度不当,并用胶未

^! ?( [& H+ j

低或不均            掺合好,增塑剂多加或少加,或品种用错

8 f/ d I0 j% r/ i

7相对密度过大       配合剂称量不称漏配和错配,碳黑,氧化锌,碳酸钙等多于规定用量,或

& L( b E# ~, F9 V

过小或不均          油类增塑剂少于规定用量时均会出现胶料相对密度超过规定量,混炼

" \' V' u* i- M+ L: t

                    时粉剂飞扬过多,黏附与容器壁过多或加料盛器未倒干净,混炼不均匀

# a4 \& U* H$ Z1 L

8焦烧时间过长       A焦烧时间延长

. M9 ?5 @5 F: N3 S1 @

或缩短                促进剂品种弄错,少加,氧化锌漏加,碳黑品种弄错,软化剂品种弄错,

6 \( m7 F+ }4 C+ W! M B- T

如将松焦油当机油等,沥青,陶土多加

8 v, {& C1 l \8 j9 u2 H" l1 _) Q

B焦烧时间缩短

* m6 \8 H$ o. H5 `

促进剂多加或品种搞错,碳黑品种搞错,碳酸钙过量

7 U q6 j: f$ s& X4 L

9硬度过高过低        配合剂称量不准,如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过量,则硫化胶硬度偏高

9 t- i7 r5 r1 H7 O* L+ c1 `

或不均               相反,则硬度偏低,增塑剂和橡胶称量过多,或则硬度偏低,混炼不均匀硫化胶硬度不均

6 P+ y- Z: h: m& B" q& C0 ~

10喷霜              胶料混炼不足,不均匀,配合剂称量不准,硫磺结团或用量超过其常温在橡胶中的溶解度,加硫时胶温过高,软化剂用量过多,胶料停放时间过长,制品欠硫等

: h2 A' o- _, s. P

11硫化起点慢         促进剂称量不准,或漏加氧化锌或硬脂酸,碳黑品种搞错

8 {( g& s% j" |& s4 s G/ A& Q

12欠硫               促进剂,硫化剂和氧化锌等漏配或少配,混炼操作不当,硫化剂和促进剂飞扬损失过多

/ E1 R, l& H2 ]4 m* \, P: I

13分层               天然橡胶料中混入丁基橡胶或相反

( u" b* } C i1 ^* _& M# f7 e4 R

14脱辊或粘辊         A粘辊

" ~- [% j7 o; i

                      辊温过高,辊距过小,可塑性过高,软化剂过多,混炼时间过长,或违反加料顺序,如沥青和松香在后面加入等

" c0 i/ j( G( r& d5 W0 z$ A6 t' b5 M

                     B脱辊

; E( p2 A" ]% U+ ^

                      含胶率过低,胶质硬混炼时辊距大,某些合成橡胶

/ v# J( C4 d# ^! m$ O

15污染               由灰尘,污垢,沙粒及其它物质所致的弹性体和橡胶药品的污染,由其它弹性体<如天然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致的丁基橡胶和三元乙丙胶的化学污染,对不同的配合剂未分别使用铲勺,使用不适当的配合剂,以前用过的料盘中残留有配合剂,密炼机油封的渗油,余留胶料粘在转子上,卸料门,进料斗和上顶栓上,如果定期用清洁胶料清扫,可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余留胶料粘在卸料斗槽,接料盘,导向槽和高架翻胶装置上,余胶堆积在密封圈处,密炼机和压片机周围区域不整齐

3 Y6 h& a- `6 Y# z9 n! ^

16物理机械性能       配合剂称量不准,特别是补强剂,硫化剂和促进剂漏配和错配,混炼过度,加料顺序不合格,或混炼不均易引起性能不一致

2 w0 a1 G) C- g5 B; F& L

不合格或不一致

3 @5 E8 H0 |/ s2 h. N

17各批胶料间         初始胶料温度有差异,冷却水流动和温度有差异,上顶栓压力有差异性能差异            配合剂称量中有误差,不同批号之间配合剂的差异,使用了代用配合 

" |: e1 I" x5 x% P

                      剂,排胶时间和排胶温度的变化,不同的操作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压片机上加工胶料,捣胶时间的变化,分散程度不同

8 y% ?- }" T9 K ^1 w9 |

18压延性能差异       辊温选用不当,辊温和滚筒速比及滚筒速度的控制失灵胶料的门尼黏度太低,增粘剂过量,粘性填充剂<如陶土>填充量过高,粘性增塑剂量太大,配方中缺少适当的操作助剂,装料不足或过量,弹性体的黏度选择错误,分散不良胶料易焦烧,胶料留在开炼机上的时间太长

% L8 [0 ]0 M Y# I7 l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0 05: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顶一个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0 05: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欢迎大家交流。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0 18: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xuexi !~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0 1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tie ,good man ,god bless you [em1]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0 2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下载学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0 2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一下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1 0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建议奖励胶币。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1 0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建议大家多多学习,就如同楼主一样:保证质量!# ^9 g3 ]% i# L6 L8 @2 M$ q
橡胶行业第一道关卡是决定后续工段的前提!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07-11-21 22: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1-16 14:58 , Processed in 0.0285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