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3 14: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实正暴露了合资自主品牌的要害。合资自主品牌目前看起来一片潮流浩荡,但均集中于中低端轿车市场。它们未来如何向高端市场发展,如何和合资公司原有品牌清晰区隔,将是一个重大考验。豪车品牌国产只不过直接面临这个问题,因为它们不太可能在合资公司内推出一大众化品牌和产品,而要一时打造一个豪车新品牌,显然很难。 P2 e' A* n5 @9 p5 S% H
, \0 C: P9 M2 [! C* z; D
在新近备受关注的公务车采购目录中,入围400多款车型全为自主品牌,国际品牌和几款合资自主品牌都落选,因为够不上“研发投入要达到营业收入3%”的条件。有论者认为,这正暴露了合资公司不可能真正投入做自主品牌的政策悖论。; p. T% t+ M D( c; G; m/ w
/ ]4 M- L9 E5 U: P, W■相关报道
( i: m9 J- ~5 t- t' f9 M) c$ P! m' Y' h" k# O1 l
吉利品牌变阵:
. `3 L, m3 L. b# \2 c/ U; m. B. Z+ Q2 N3 R6 U# h
从“三小”到“三大”% c9 [" C" L/ }4 P
0 U: T: ?# Z3 g6 d2 h" L& i
能够变通解决豪车国产合资自主品牌难题的,或许只有吉利沃尔沃,因为合资双方属于同一个老板。4 N4 {" R' t2 }
, L$ e) q1 }0 I' j* L5 i+ N
被政策卡住的沃尔沃国产计划,转机出现在近日沃尔沃向吉利转让了技术。吉利将使用沃尔沃授权的先进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同时,双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及电动车、油电混合车及插入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
. H& k2 Z% u. a! _# |' k( C/ z6 F( V* b& k( _: m7 v
李书福表示,“努力实现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于双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对提升两个公司实力,打造针对不同市场定位的两个品牌大有裨益。”
6 z( E9 E# X& c! I8 @! I+ U& q0 f9 }3 ~7 N. U1 X8 y
“谁也想不到的是,**对于沃尔沃外商身份的鉴定,给了吉利与李书福意外的惊喜。让李书福更早实现了早就抱有的一个梦想:豪车品牌梦。”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李书福此前所宣称的“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独立战略只是一种虚词,“如果说,在中外双方都是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外资公司对于中方封锁核心技术,那么在这个所谓的中外双方公司都是一个中国老板的情况下,沃尔沃还有必要或者还有可能封锁核心技术吗?”! |" W* l% z; a& p
# D$ _7 p% R; l经过这样一番脑筋急转弯,”当大部分人对于沃尔沃与吉利建立合资公司以后,要生产合资自主品牌的想法表示强烈质疑的时候,吉利汽车已经在启动自己的豪车战略。”吉利通过依托沃尔沃转让的技术,另起炉灶做一个高端品牌,而吉利沃尔沃合资公司只投产自身产品。通过这样的变通,以符合政策的要求。' r8 a4 j8 |0 ^, r3 v" Y5 ~9 M
8 t [: L3 P) E8 ^张志勇认为,虽然沃尔沃与吉利的合资公司建立的是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但是合资自主更多是一种政策性的品牌说法,对于李书福来说,不管是合资自主,还是自主,或者外资,都是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对李书福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这个品牌下面将到底要包含着什么样的产品。
% [- g* A e( A3 \1 k* Q; c a$ y. d' b! H- X0 ]" B
但这样独辟蹊径的经验,显然是其他豪车合资公司所无法复制的。
, ^0 F$ X: d& D8 W8 S3 i6 y$ W8 O/ x0 [! u
吉利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构建一个新的高端品牌之后,整个吉利体系未来将形成三大品牌格局,包括大众化品牌吉利(GEELY),正在计划推出的高端品牌,还有豪华品牌沃尔沃。& o& u' ~4 A' P) Q8 B
; P+ i% `: J( _8 K- d% n! I
0 I5 Z( @ Z9 E }
通过这样一番梳理之后,吉利从两年前开始形成的“帝豪、全球鹰、英伦”三大品牌,将在新的品牌体系中回归为产品品牌,归属于“吉利”大品牌之中。“就像大众品牌下面,有高尔夫、帕萨特等一样。”杨学良说。
2 \7 R, _' G( l7 f2 n, I/ @: k$ O; R/ n3 s& c! R
如此,在合资自主品牌政策这个催化剂作用下,吉利的整个品牌结构将完成从“三小”向“三大”的蜕变。只是,在中短期而言,吉利整个营销体系仍然将按照目前的“帝豪、全球鹰、英伦”三品牌运作。
% Z$ I( _, s T$ x$ H! Z) G% y; K. M5 C1 @! I. r. u$ U( [
■动向, Q. k7 r. o3 `1 ~
; z" ]# Q( w) g5 _) V广西力邀吉利落子钦州/ t- j4 m2 R* O$ c
, c: R0 ?2 n8 {2 \$ ]9 [6 n吉利汽车的国内生产基地布局可能要再下一城。据广西自治区政府官网透露的消息,今年初,吉利集团与钦州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准备布局钦州。
5 |5 S) f' c) j) u, }! K0 e0 F1 o3 y! t3 Z
3月11日,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北京会见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郭声琨表示,“今年初,吉利集团与钦州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准备布局钦州,十分有战略眼光。”李书福也表示,吉利“将继续深入研究在广西投资发展的有关战略,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合作计划。”, ~) i1 v2 ]1 f
" L8 e# N9 `& z5 `2 |实际上,吉利高层早在去年就曾对钦州进行考察。钦州是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也距离东盟最近。如果吉利落子钦州建基地,可能将作为主要的出口基地。2 d* ]! Y/ W7 P1 q' t
1 X& V0 h: r! t6 d) L* l
对此,吉利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吉利还没有在钦州建设新基地的计划。”这显示吉利对落户广西,进一步拓展国内产能布局,尚没有可以对外界公布的明确计划。
* O U! D) s2 T7 \* _ i5 I& u/ _$ C3 q; g5 w5 }
吉利汽车目前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公司年整车产能达到60万辆。2011年,吉利汽车共销售新车43.28万辆,同比增长4%,位列所有乘用车车企第七名,是唯一正增长的车企;汽车出口也获得显著增长,增幅达到76%。吉利预计今年增长约10%。因此从目前看,吉利产能尚较为充裕。
4 b, Z) C1 s7 }2 ]! e5 h- E5 [5 W" h# a2 |9 F/ O" u7 K: B
吉利此前曾提出,“到2105年,将在海内外建成15个生产基地,实现产销200万辆”的目标。但杨学良表示,随着市场的变化,吉利的规划也在调整,“现在不提200万辆这个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