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1|回复: 0

我国汽车业发展机遇及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5 0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国汽车业发展机遇及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P" r4 i8 k( Y" O' l0 Q
2012年里,将有众多汽车行业法规条例正式施行,其中酝酿了7年之久的汽车“三包”规定在春节前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这一积极变化体现了汽车“三包”规定作为行政法规的严肃性和威慑力,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规范汽车产业。另外,还有部分处于征求意见状态的新能源标准及产业法规也将正式颁布。
& X2 i+ ^# h! M. T7 D! d+ a/ K, I5 p' E/ X
2012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会怎样?日前,带着与此相关的问题,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 P+ i$ L: l1 T' W8 E
( n: l! u/ A& E% _% D$ G' z
消费结构升级将更加明显
- ^% q/ T3 W  B7 _: Q: p3 U2 M7 H3 I
“尽管汽车快速普及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超过了城市规划的发展速度,造成部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及能源和环保问题,但2012年中国的车市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机遇的。”联信天下北京国际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市场研究中心总监张越在近日举办的2012中国汽车市场研究高峰论坛期间向本报记者表示。$ @( y" Z$ c8 N, ~: E9 |
2 a! @0 u/ m( {$ C- y
汽车业的几大机遇:一是区域发展差异化,决定不同消费阶段并存。一线城市汽车消费领先三四线城市5~10年,各类汽车市场发展形态并存,为我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足够的战略机遇。, w, {1 Y$ b3 T) z. U

; P2 j: t- V- E/ {0 Q) N6 Y$ {二是汽车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消费仍然以首购为主,但增购换购的阻力将不断增加。发达地区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将更加明显,增购小型车和中型车将有所增加,在换购行为中,小型车比例有所下降,中高级车的比例将有所上升。4 j& c3 d6 @2 x/ F6 x8 l1 V
/ }/ j& {# V9 c1 l
三是消费群体年轻化,促进汽车消费个性化。随着“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汽车消费年轻化、个性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赢得年轻,你就赢得了未来,在这点上,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是先行者。! H0 E  s5 @: ~# N4 Z
+ y. B: d) E' O; r+ O3 X4 Y
四是汽车服务贸易市场巨大。到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整体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可观,整体潜力巨大。) Z  l! b# \! K
5 e) `& T4 W; B& q; C
车企对政策变化更加敏感
, i2 l) ?( J8 o) a$ @4 U6 I3 `9 C1 O$ c; j  @* w! ^# m9 D
中国车市受政策影响变化很大,车企对政策变化也非常敏感,今年更将如此。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预测,今年车市销量增幅虽然不会太大,但结构性调整却会表现很明显,无论是车型还是车企的渠道布局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春节前后已经显现。; s3 q  h" R# t5 T& H6 ^* J+ w
4 Q. F9 E! E( z. }9 q) T+ X
张越告诉记者:能源紧张,油价上涨,以及环保政策的推出,将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需求,但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良机,这将给汽车产业结构带来调整。同时,渠道资源的争夺将愈发激烈,这也会加速行业内的结构调整。. w% S# l! e) T- d- z
% Z% [' W& H3 x: m; U( S5 c& G* G
张越分析说,现阶段我国有2万余家汽车经销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经销商集团,并且有快速发展的趋势。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形成,逐渐成为汽车流通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单店的经营管理压力与日俱增,对于品牌力度强,盈利不显著的主机厂,吸纳经销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何保持中小经销商的稳定,是未来汽车厂商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另外,随着优质经销商集团的上市,资本将给经销商集团带来更多的优势,经销商整体的投资规模在3000亿元,自主品牌目前预估为580亿元,投入的多少,是影响客户满意度重要的手段之一,缺少资本的引入,渠道会慢慢丧失其竞争力。; b: L8 m1 ]7 u, h0 {  i# R
8 q  y6 g" K- y! U- l% @# b
3 L4 v2 ~9 D# p8 m& k
今年行业增速或将回落% Y0 v/ V# Q7 |+ V4 }
. c3 e. C0 E  y3 S# w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日前也对汽车产业进行了分析调研。相关课题组认为,2012年,中国车市仍然处于增长期,但不会再出现“井喷式增长”,增长幅度将趋于平缓,增速有可能出现回落。
! _' H7 j$ m$ P5 l  Q$ x( l! G9 q7 e* M' P# l" _0 ^
一是从大的宏观环境分析,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幅度或将适度放缓,但仍属高速,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乐观。因此,2012年中国汽车产量也将有大幅提高,市场的消费预期仍然较高。
) k( N. ^' U  b- o- {  Q- G. W7 z' n, J$ f$ C3 W" |- c6 @
二是政策环境发生改变,对车市影响显著。2011年以来,国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的临时政策相继取消,车补范围缩小,北京还出台了严格的限购政策。受政策环境的影响,汽车消费需求增势将会减弱。- I1 p; j% k1 l. x$ G

$ p, P) E# D3 d, o6 O% Q5 `三是国际经济恢复缓慢,不确定性因素开始增多,将会影响未来一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增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1~7月,我国汽车出口45.4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7.30%。但在7月份,汽车出口尽管同比增速为57.70%,比上月下降了12.73%,也即“出口量在6月份创出新高后有所回落”。10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汽车出口同比依然保持五成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环比仍然有所回落。
$ k: O  J0 D/ {5 Q- ^7 C2 {7 Z. E4 _* K0 L
四是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前两年汽车消费增长过快,部分消费能力被提前预支。
- s2 Q6 G+ @1 v0 q( u( d% n7 S- U+ S# i' u. `$ y) f6 A; K
基于上述4个主要因素,车市增长将趋于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趋势在2011年就已显现。
, c- w; w+ u- I+ d7 U6 [" M5 V/ A5 C0 f5 M! a9 L
资源与环境约束愈显重要
  p8 U9 v3 P1 G0 P+ O1 P9 }5 Q
; l- S$ q# l! k  @: T+ ^* g1 E资源与环境约束将成为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2012年,节能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l* n* d3 D- `5 I  q3 J, ^" V

- u* o  g  B" \/ Z6 A3 B汽车是我国的耗油大户。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4985万辆,汽油消费量约占汽油生产量的86%,柴油消费量约占柴油生产量的24%。在200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47%。此外,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上大量行驶的汽车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如果不加治理任意排放,将严重污染城市空气并危害人类健康。2 Q+ S0 G; x8 I
$ i8 p1 R' ^  O6 D: s( h7 T
2009年2月,财政部和科技部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同年9月,试点城市扩充为20个。在节能减排的硬约束下,国家不断提高汽车耗油和排放限制标准。
% I. Y) d3 p) ^
2 t+ Z6 |- R* d4 W自2011年10月1日起,中国最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所惠及的产品平均油耗量将从6.9升/百公里降为6.3升/百公里。单车补贴3000元的标准则不变。这就对2012年新产品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 W* G4 u( Y# f- z% N7 ?# L
3 B9 _/ s6 i6 r! c2 E+ C$ M0 \与此同时,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一些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例如北京规划将在2012年形成5000辆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示范应用规模;广东规划在2012年政府电动车采购比例达10%;杭州规划到2012年底实现2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等等。" T# s) N9 c6 y6 H, a& n
" q, S% U8 J: v5 k" X
2012年,或许将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更节油的小排量汽车。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5 06:08 , Processed in 0.0238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