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华晨股价飙升背后 外衣华丽内衬仍破旧
9 z' `' H8 q3 b0 ^" t与七年前相比,华晨集团、华晨中国看似大不相同,实则困局未变,只不过,现在是华晨集团背负着原来华晨中国的大而沉重的包袱。
$ g, o9 \. k9 Q$ I) Y7 v/ q/ T1 p3 c& S2 K9 `) T0 K
先说说表面上不同之处。2005年,祁玉民调任华晨集团董事长,其时华晨集团是一家亏损的地方大国企;而至2011年,华晨集团已经保持多年盈利的纪录。祁玉民曾表示,2011年,华晨集团销售整车56.7万辆,同比增长13.1%;销售发动机66.5万台,同比增长15.7%。全年实现销售收入预计为867.3亿元,同比增长27.7%;利税预计为125亿元,同比增长76%(按上市公司全口径计算,预计实现利税151.4亿元,同比增长63%)。6 |* q1 y4 R6 l5 h- L9 m& H5 Q n
/ C8 u& ~ _+ s. H作为拥有华晨集团优质核心资产的上市公司,华晨中国股价大幅飙升。2005年底,华晨中国股价最低不足1港元。2009年,华晨中国将亏损的“中华”轿车项目出售给华晨集团后,华晨中国走上了扭亏之路,股价也一路飙升。继2010年狂涨170%后,华晨中国股价2011年继续大涨40%以上,股价最高接近11港元。如今,华晨中国股价仍徘徊在9港元的高位区域附近。
; x( r, ^6 ~8 k2 d/ |$ a9 q
$ h' Q* R7 H/ O, J" Q, L9 }如果剖析华晨中国甚至华晨集团,将发现华晨集团的变化并不如股价那么风光。在持续多年高调喊话自主品牌后,华晨中国及华晨集团的利润仍然主要来自于合资车企——华晨宝马。2011年上半年,华晨宝马为华晨中国贡献了83.23亿港元的利润,华晨中国同期利润仅为94亿余港元。可见,一旦失去了华晨宝马,华晨中国的利润微不足道。而失去了华晨宝马的华晨集团,则更加不敢设想。8 U( D6 g; {/ J; k
3 O1 u+ ^: u& a6 \
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华晨集团做大的梦想。尽管缺钱,尽管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未达预期,手头并不宽松的华晨集团仍然追求多元化经营。按照华晨集团规划,仍然以“轿车、客车、卡车、专用车四轮驱动”为导向。未来华晨集团仍将为这四轮不断融资筹钱。
. F( v* D* E/ N8 i6 x) v
/ x* p/ @) |7 [, Y8 E最可怕莫过于此。外衣越来越华丽,内衬却破旧依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