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2139
- 精华
- 积分
- 110729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5-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并正式发布了《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其仔主编、研究行业与地区的中青年专家参与撰写的年度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报告在对中国产业竞争力、重点行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各省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进行分析、评估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典型行业和全国各个地区的低碳竞争力,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在分析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对服务业、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还引进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省、56个地区和44个园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2 O. e( b6 m. B6 b" I
5 [$ C' ? W, m D H7 \9 m6 h/ G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称,按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且中国产业竞争力居全球首位。根据世界银行界定,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将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2011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以上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从全球发展来讲,很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瓶颈的问题。( {' H3 o9 V( H
J$ m! N" x4 z- y4 E( j8 h 此外,社科院通过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得出了一份产业竞争力排名。该排名显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居首位。不过,张其仔亦称,中国的相对竞争力在逐渐下降,结构性问题已不容忽视,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威胁。他表示,中国目前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可以从中国产业竞争力情况寻找答案。根据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产业竞争力呈现进一步走弱的态势,竞争力结构未得到明显的优化。- N4 `: x) X9 s# V; N2 G1 n7 j
* ~9 Y8 g1 V6 ^- @$ W 对于中国制造业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由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工业制造业需要消耗较多资源;二是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各种管制产生的费用都在上升;三是产业利润处于不利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业目前盈利率比较低,无论是销售利润率,还是净资产利润率。和其他产业相比,制造业获得的收益明显偏低,所以导致了“去制造业”或“去工业化”的恶性循环倾向,不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9 J) {1 v B! S* T3 ]$ E4 u. l9 @$ a; Q: C3 ^
产业竞争力蓝皮书对东部、中部、西部等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资源密集产业仍为中西部的优势产业,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相并存的双重格局:5 E3 r/ v; R( X5 i; v
- c( N0 `( @% l& {% Q
——环渤海地区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产业。对环渤海地区不同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计算,可以发现没有一个产业显示比较优势超过2。显示比较优势最大的两个产业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橡胶制品业,分别为1.87和1.81。
5 Q8 P; e6 i9 g, h2 M: {" W( Q$ |- a5 R! f M! P
——长三角地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超过2的产业为化纤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另外,纺织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1.91,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s/ i9 ]( V) }) O, k
Q8 h# n% y1 _9 Z ——南部沿海地区的有较强显示比较优势产业为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RCA=2.3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RCA=2.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RCA=2.27)、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RCA=2.2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RCA=2.09)。6 D3 _/ D5 `5 \9 G3 Z
' a3 [% P, z/ K" U3 C
——东北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其他采矿业(RCA=2.9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RCA=2.45)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RCA=2.31)。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的RCA为1.81,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1 x0 Q) ^* G+ c2 K0 I- {2 H7 M6 i& b! O) Z+ n2 s- g& x+ q d
——中部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RCA=2.28)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RCA=2.38)。另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RCA为1.94,非金属矿采选业的RCA为1.81,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V& ^/ U" `$ r! f& V" M1 ?' C
. I/ f- q& u! A4 |; y
——西北地区显示比较优势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RCA=6.07)。另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RCA为1.87,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3 [- t! i5 e0 r; y1 G
" U L- ]7 `, y* [8 v- Z
——西南地区显示比较优势产业为其他采矿业(RCA=4.38)、烟草制品业(RCA=3.10)和饮料制造业(RCA=2.33)。. Z( \ N# o7 r3 E( O2 B
9 Q" w8 J3 f8 m9 d- D' G8 F3 V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竞争力总体上进一步走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介绍说,如果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中国产业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一步弱化。其主要是由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下降造成的。在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出现下降的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仍然保持弱势,从而造成了总体竞争力的下降。2 T9 Y! y+ h' N* d7 H: q
( m- C. G2 `$ ~
中国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2008年后上升势头开始受阻,2010年则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国外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8 w7 g$ q) e1 s! b. B3 K
8 u Z1 C1 u) e 2012年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张其仔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和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大小这两大因素会从宏观上对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 \3 x {. E, ~$ v7 q
" b( }% t7 o7 Z1 s
发达国家2012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增长停滞,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受债务问题困扰造成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很大压力,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全球贸易量将下降,从而对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不良影响。2012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相对于发达国家将继续走弱。) _2 H! {4 J, X7 z2 t) Y
2 b+ d4 o7 r S+ S
另外,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尽管这个法案能否得以最终实施,还需要众议院投票和总统的同意,但是最终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这一法案的实质就是认为,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而在于中国人为地压低了人民币币值,使中国产品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4 K9 k2 u" d- t. X: [- r
' r' ^- T) A Q- T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对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最快的产品影响最大,不仅涉及服装等低技术产业的产品,而且还涉及计算机与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张其仔说。
; }) K) D! }! A* ~2 G$ P) E" \ R' J9 g. U" A
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指出,中国家电产业有着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如果从低碳竞争力来看,那么中国家电产业的低碳竞争力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消费环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基础上的粗放式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必须要重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或者说,环境和资源约束已经导致过去的那种粗放式发展模式无法继续,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节能环保标准、人民币汇率等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而这一切都导致了中国许多企业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电产业也将面临着竞争优势转型的压力,过去那种依靠低价格供应全球市场的战略也将得到适当的调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中国制造在世界贸易中遭遇的反倾销压力也明显增大。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家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能难以再维持年均2%左右的高速增长,而是逐渐进入稳定期。
0 ?+ M( @- g! q/ L: X% G, `1 Q. k
蓝皮书同事指出,国家加大了对家电产品标准的制定,同时推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建设。近期已经出台和正在出台的行业标准主要包括《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房间空调器安装质量检验规范》、《家用空调清洗服务认证》、《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杀菌消毒通则》、《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此外,2004年11月中国出台《中国Halon/CFCs/CTC生产加速淘汰计划》,规定从2007年开始全面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家电产品向节能环保型转变,大幅度降低家电产品在消费环节的碳排放。! O7 f5 t* j* F$ H/ E
; L4 U: A! c' q, ^
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指出,未来十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时期。技术与产业化瓶颈的突破、市场需求的扩大、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等都是关键要素,政府在这三个方面都应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瓶颈的突破依赖于自主创新。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正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也非常重要。
3 Q `" b% p( ?% s/ J1 h; l4 ?1 v# n2 A( N* g
产业竞争力同时也指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汽车仍然将占据市场主体地位。传统汽车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加快传统汽车技术的升级和提高,大幅度减少汽车能耗和排放,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动机高效化和汽车轻量化,是传统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目前,传统内燃机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能量损耗约占整车能耗的38%,提高发动机效能,减少传动系统的能耗对降低油耗和减少CO2排放非常重要。目前,提高发动机效能的先进技术有喷雾引导式汽油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汽油直喷、清洁柴油技术。汽车轻量化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汽车整车重量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措施是轻量化的设计,以及轻质材料的应用。9 N9 d# B- A: s0 g L
& A7 J4 O- q' _, M. N. o; `5 A" k 《产业蓝皮书》指出,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实现重大战略转型。
' t( E% o1 g9 ?: ]/ H7 \. Q4 ]3 I0 l& ^6 k$ q: a$ B! {
蓝皮书称,中国目前的产业竞争优势结构使得中国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后半程仍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虽然被划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中国产业竞争优势的结构并没有转到中高技术产业占主导的阶段。中国目前的产业竞争力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竞争力仍然为低技术产业主导,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主要由外资企业带动;创意型产业总体素质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其发展受制于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的制约。
/ ^) |4 f7 g- U3 k8 V @
% @2 C d* k# u# L- K5 q 蓝皮书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要实现由出口导向战略转型为进口替代战略的重大转型。要大力提高中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中高技术产业的进口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