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2|回复: 0

领导技巧之用人四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5 16: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既然领导的核心任务是选贤任能,那么领导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才能让人才满意、把人才留住。这里向大家推荐4种技巧:分槽合槽、高屋低屋、分饼画饼、厚赏惜赏。
- H# e8 K% F0 d, M! {1 q$ _+ f0 R" [: Q1 B  \
    1.分槽合槽* Q7 m, p0 M  P3 e- [5 ^

4 C8 y. G2 h, X4 O3 B' q0 v    话说有一个王老汉,养了两匹千里马,准备合适的时候出手卖个好价钱。所谓“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养马必须勤快,要每晚起来给马喂草添膘。尽管王老汉很勤快、很努力,但是他很快发现了问题,自己这么辛苦,几个月下来,两匹马没有长膘反而掉膘了。原因何在呢?有问题找专家,王老汉把“马博士”请来了。“马博士”来了一看就明白了,他告诉王老汉,马不好好吃东西关键是因为把两匹千里马养在了一个马厩里,让它们在一个槽里吃东西。每次吃草料的时候,两匹马又踢又挤,你争我抢,根本不能安心吃。解决方案就是为两匹千里马准备两个食槽,让它们分开吃。王老汉一试,果然有效,两匹马很快就变得膘肥体壮了。这就叫做“分槽喂马”。
6 ]! V4 D1 ?7 O: e: W$ ~
: J' R! f2 q# D* K+ k    分槽的精髓就是“不能安排两个能人一起去做同一件事情”。两个实力相当的人才就好比两匹千里马,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不互相争抢,也难免互相妒忌、互相攀比,难以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因此还不如分开。比如《水浒传》中,宋江和卢俊义每次出兵的时候都是一个人领一支队伍,各自独当一面,这就是典型的分槽策略。
0 M& X/ P2 Z/ v5 }5 ?- b; b+ W  u5 e0 b* O4 t
    卖了马之后,王老汉决定养点省事的,晚上不用添草料就能上膘的,于是养了两头猪。但令他困惑的是小猪越来越挑食,而且不上膘。有问题找专家,这回把“猪博士”请来了。“猪博士”来了一看就乐了,他对王老汉讲,哪有养猪还打隔断分开养的啊,要让猪上膘,办法很简单,就是把两个猪圈合成一个,让两头小猪在一个槽里吃东西就可以了。道理其实很简单,两头小猪在一个槽里吃食,有了争抢,于是就会吃得更香。王老汉一试,果然灵验。4 `9 g$ a! q9 d$ a& z

& ?2 T% F5 E7 m! u2 H    王老汉心想,“马博士”说分开好,“猪博士”说合起来好,那到底是分好还是合好呢?答案很清楚:要看对象。$ D  U4 X3 j/ L$ E: i, Y5 J
5 I* H7 B1 N8 \* S* R. I
    独当一面的千里马需要分槽喂养,让它们各自发挥所长、各负其责;而正在成长中、尚未成熟的小猪却需要合槽,给它们一个竞争的平台,让它们快速成长,等成熟后可以独当一面时再分槽。这就是用人四策之一:分槽合槽。
# y1 {0 _: a8 k# {1 P7 \3 {7 k  w+ T. Z) s! y1 r1 W8 X5 J
    2.高屋低屋1 _2 ]( Q$ Y6 q6 G; x' `  ^1 `

: n$ r6 R! ^+ F) A. f5 w* u    把猪卖了以后,王老汉又养了一群牛。由于春短,嫩草迟迟没有发芽,过了节气,只能用隔年的干草喂牛。牛吃得很少,眼瞅着要掉膘,王老汉很着急。有问题找专家,这回请的是“牛博士”。专家给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喂牛的时候不把草直接放在食槽里,而是要放在屋顶上,让牛伸着脖子才能吃到。王老汉回去一试,果然灵验。) C2 s& t0 g9 B0 x$ _3 y& J
6 I7 \/ Q; G% f5 F5 `) }
    因此,当给下属提供的回报很有限、一时又无法改善的时候,可以把门槛设得稍高一些,让众人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使得这份回报更有挑战性。这样即使是不怎么丰厚的回报,也能吸引众人。这就是“高屋喂草”的计策。4 }; P+ |7 F% ?! c- G" n
% G+ w6 w/ ?5 \$ r$ B" g
    王老汉很得意,不过没过几天,他就犯了一个错误。嫩草很快长出来了,王老汉打了些嫩草回来,这次他也像以前一样把草放在屋顶上等着牛来吃,结果牛见到房上的嫩草后着急了,一群牛奋勇向前,一使劲,把房子给顶垮了。, k% [1 f, K+ }- S
7 ]( p* ?( R5 o. N+ j/ T
' X5 m( |) ~" T+ S3 z
    因此,当资源很丰富、回报有足够吸引力的时候,就不要再增加过程的难度了,要允许下属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更多的回报,而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这就是用人四策之二:高屋低屋。
2 R1 T) D& X, I  W* X; K/ q( d
, b9 L  a5 I4 d1 U: |8 h$ k    3.分饼画饼+ d' b& B* }4 [
, u* f% N; J1 _  \& f% F
    卖了牛,王老汉觉得养牲畜太费劲了,于是种了一大片玉米。入秋的时候要收玉米,家里人手不够,王老汉就雇了一些帮工。有一天,家里给帮工准备午饭的时候发现面不够了。10个人,却只能烙出8张大饼,而平时都是一个人一张饼才够吃。眼下正是秋收的关键时刻,这要是把大家惹恼了可不得了。
! ^$ f8 Q/ j' }5 b8 |/ n6 W' b& L: j4 m
    有问题找专家,王老汉急忙找来了“饼博士”。“饼博士”不慌不忙地问王老汉:“你家有纸吗?赶紧在纸上画几张大饼,带着到地里给大家分。”王老汉纳闷了:“这纸做的饼怎么吃啊?”
! U9 p3 m3 F& |: K5 k; D" P, d6 u6 O, S( a3 O' f7 n+ c
    于是“饼博士”道出了其中的道理,这些帮工可以分成3类:
6 U  Y- g4 S2 [* E4 J
+ w! P8 g0 _; H7 |$ S/ v1 K    第一类是上了岁数的老同志,工作了这么多年,已经没有什么成长性(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了,这些人更在乎眼前所得,他们出过力、流过汗,最希望马上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对这样的人,二话别说,直接把饼分给他们。
3 I* B9 l. y+ Y9 y" k- z' _- P0 g- z) T+ d4 q' y) K' z* E/ L
    第二类是新加入的年轻人,他们有机会、有未来、有时间,看重的是自己未来的成长和收获,所以眼前少吃一口没关系,要把纸饼挂起来给他们讲未来,只要未来有足够的吸引力,眼前少吃一口,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 C& D; x; c% d, a1 v" q% M& {6 a& R# g) W- s
    第三类是团队的中坚力量,他们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渡过难关靠的就是这些人。对这些人,要带着饼和他们一起去吃,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他们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他们吃多少,你就吃多少。/ D! n/ F' Q9 U

# E9 x& q' s* _/ @1 r4 c; l    分利益不能搞一刀切,要给老同志分饼,给年轻人画饼,和中坚力量一起吃饼。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提高整个团队的满意度。这是用人四策之三:分饼画饼。( m, A" W, Z  n8 Y# F

/ o9 U. ^, b, V, ^( M1 i    4.厚赏惜赏
9 Z! a  E1 W; G* F+ ~/ s2 h/ K4 v/ A' L  V* C. c1 n+ v  S
    《战国策》记载,燕昭王下定决心要复兴燕国,可是苦于没有人才,于是他向手下的大臣郭隗问计。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6 k% ^6 K  k8 B

/ o$ n1 P, y/ M2 _* t    有一个富人特别喜欢千里马,决定用重金购买。他派了一个可靠的仆人带着黄金出去寻找千里马。过了很久,仆人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回来了。+ l, t0 h4 y$ z2 @8 `. P4 i% y' ~
$ Y$ s2 N5 j: }9 p( b
    富人问仆人:“我要的千里马你买到了吗?”仆人说:“买到了,而且是花了大笔的黄金以高价买到的。”富人纳闷,就问:“马在哪里呢?”仆人把麻袋往地上一倒,哗啦出来一堆马骨头,仆人说:“这是一匹死去的千里马的骨头,我买的就是这个。”富人不由得大怒,要处罚仆人。
. J# n0 ]9 t. L# _4 I  L% h! C+ |4 R+ G3 E
    仆人却说:“马骨头自有大用。主人您想,您因为喜欢千里马而不惜花重金买一堆千里马的骨头,这个消息传扬出去,全天下的人就都知道您喜欢千里马了,那些拥有千里马的人一定会络绎不绝地前来献马,您用这堆骨头一定可以引来更多的千里马。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不久,富人果然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3 F6 J' L+ t1 W* X$ U0 o" w
& p% B+ A6 Q: _; \  e2 O9 s
    讲完这个故事,郭隗对燕昭王说:现在燕国正缺少千里马,我郭隗不才,愿意给燕国做这堆马骨头。燕昭王大喜,便筑起了黄金台,拜郭隗为相。没多久,乐毅等人才果然络绎不绝地来到了燕国,燕国很快强盛了起来。( C1 v, l. s! m8 f. K
7 a& M7 f/ {0 r0 @3 K' m& @
* s+ F# K; Q: Z  {6 V
    领导者奖励手下人往往不仅仅是为了激励他,还为了做一个榜样给别人看,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是重视人才的,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这就是厚赏之策。这种方法比费尽力气到各处去寻访人才要有效得多。厚赏通常是领导者的一种标志性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也是要有一些规矩的。
4 L) [1 N$ r8 F- a1 L  D6 F7 v. c/ ~# A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叫韩昭侯。有一次,下人帮韩昭侯整理衣服时清理出一条旧裤子,昭侯不准备再穿了,一个下人就想让昭侯把裤子赏给自己,但是昭侯不肯。有人向昭侯建议说,君主就是要善于奖赏,何必吝惜这微不足道的一条旧裤子呢?4 [( h6 g8 q# n" {3 O- `
$ [2 w9 \/ ?0 E/ R" H. _; \8 _
    韩昭侯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左右的人,君主固然要善于奖赏,但是任何奖赏都要有依据,一定要把奖赏给那些有业绩、值得奖赏的人。; _. L7 U3 s5 u' {
  b! g  w- W# y3 g# S) C7 k4 ]
    所以,明智的君主在奖赏上从来不随便。虽说是一条微不足道的裤子,但是,随便赏下去,就会给无功的人留下一种印象——不用努力也有机会获得奖赏,同时也会给有功的人留下一种印象——君主赏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的,再努力也是白费。这样,阿谀奉承的人就会有机可乘,投机取巧的人就会变本加厉,理头苦干的人就会心生失望,长此以往一定会形成大患。
% S9 g# t  b* x0 z! o" o# C4 T- G, k( N* y4 p
    惜赏的道理在于,虽然领导者手中握有很多资源,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排对下属的奖赏,但是绝不可以随便行赏,一定要做到事出有因、赏罚得当,大功大赏、小功小赏、无功不赏,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风气来引导众人的行为。这是用人四策之四:厚赏惜赏。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0:47 , Processed in 0.0220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