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2|回复: 2

[业界新闻] 西双版纳的橡胶树林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21: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双版纳的橡胶树林危机! ]( w, B9 T7 q0 g, g
作者:周雷
1 R& [' S2 V/ M* v
* m5 a' J8 _3 }' H% r  1982年7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我国种植橡胶北移成功》。当年10月,作为中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的西双版纳垦区被授予国家发明一等奖。
8 O5 E' B' p' f2 z1 k5 L: j/ \# w* h6 ?, w: {" E. c2 v* b
  2008年第四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载“橡胶林——绿色沙漠”一文,提到“仅2000年以来,西双版纳新造橡胶林地就达到了300万亩,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连同近两年媒体对西双版纳雨林遭蚕食替代以橡胶的密集叙述,中国公众开始质疑这种植物的“原罪”,称其为热带雨林消失的罪魁祸首。
& {8 N' j. T% I  [  M5 o
- X3 U4 h9 ~1 y& |0 m! [  26年之间,一种植物体现在媒体上的叙述,从正面走到截然不同的反面,体现了一种政策轮回。作者曾多次在西双版纳实地调查,并一直与当地的生态学家和环保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西双版纳的胶林危机存在一个基本定义:西双版纳大规模毁林种橡胶,在大的时间向度下绝对真实,毕竟大规模发展的胶林以前都是林区和轮歇地;虽然当地政府官员对外界提到的橡胶种植面积最为敏感,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毁林种胶的幕后推手早已融合了本地村民、国营橡胶种植群体和外来资本;从根源来说,西双版纳橡胶危机是经济发展中生态人文主义和道德感的缺失。% Q: Z/ I* A% j$ E& M1 z

* \, N# @: t: ?0 d(小标题)西双版纳的胶林产业:生态问题的时代印记
# r) ~9 Z# Y: N4 B3 y, X# y8 W: V) b; k$ e) B- T0 t; V+ K6 F  i$ p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曼寨村,作者曾经采访过当地村长波温扁。据他介绍,由于近年来胶价上涨,当地村民几乎把所有能种的土地都种上了橡胶,整个曼寨在2007年就有胶林超过4000亩。波温扁家里有100多亩橡胶林,他说胶林如果全部成材,按照当时干胶每公斤17元的价格算,每年可以有8万多元的收益。
& V9 @, B) `; Z+ x& s- ^+ @8 L- i; O- V8 K& N! x
  作者在《中国证券报》网站查询到关于橡胶制品国际现货市场2008年4月的价格:泰国3号烟片胶最新报价为2770-2790美金/吨,泰国20号标胶最新报价为2700-2720美金/吨,印尼20号标胶最新报价为2660-2680美金/吨。
3 p6 B1 n  d6 B5 }- s! `$ c+ H; P/ P2 o- k/ k9 E& h# S
  在西双版纳的农村,农民从农垦系统买来4元一棵的橡胶苗,再付上2元一个胶坑的技术人员挖坑费,长项投资开始,7年后一般可以开始割胶,一直可以持续30多年,更新的胶树还可以卖到400元左右一棵。在这些种植便利背后,是相关专家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 u% J9 _+ z) [6 C4 Q
' X6 ?+ {" L- G
  1948年钱仿舟、李宗周等一批爱国华侨带着橡胶强国的愿望,从国外肩挑马驮运来2万多株橡胶苗,定植于橄榄坝,即现在的景洪市勐罕镇“版纳胶源”,这批橡胶现在存活28株。1951年8月31日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将橡胶定位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必须争取橡胶自给。7 o7 B8 x& B$ w- q! [

3 C1 u: |& x) r  从1951年到1953年,国家林业部组织了中外专家、学者近千人,对云南进行广泛考察,得出“车里(景洪)、镇越(勐腊)等县完全有条件植胶”的结论。自1956年起,国家决定在云南建立国营农场20个,发展橡胶100万亩,紧跟着数万屯垦戍边大军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双版纳,开始了当地橡胶发展的“知青时代”。
' }* e* c( O9 h% f& G+ w$ a+ h5 o- L* v, _' w
  如今,在勐腊县的著名茶山、古茶源头地之一的易武,当地的许多百姓把自己有限的生产资料转向利润丰厚的胶林。易武乡纳么田村已经开发了5000多亩胶林,村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到3000元。在作者采访的勐腊、勐仑、景洪等地,许多农民对“胶产业”的乐观指数都达到一个峰值,“以前我们还留点地种庄稼,苞谷、土豆之类的,现在基本上都不弄了,有些地方连猪牛都不养了。”波温扁说。
) L8 q3 x4 J1 J& H5 t/ n* E3 c/ k3 a; O
  作者曾于2007年外界强烈质疑西双版纳州橡胶种植时采访州长刀林荫,她提到在取消农特税之前的2003年,胶产业为当地提供财政2.1亿,占到当年全州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橡胶产业的无序发展、惩治林业**、停止土地承包流转,尽可能减少胶林产业的负面影响。她还给出西双版纳近几年出台的关于橡胶产业的政策列表。
0 t& k" {4 b% g" u1 o% }% X: @
  2000年,政府决定控制面积,在原有橡胶面积基础上提高科技,减小农垦和民营的产量的差距,进行提质增效。
3 u) k9 X2 S  d
: F  Z( X7 Y2 v3 u* o  U  2002年,胶价上涨,农民普遍在轮歇地上种胶,面积从30亩至100亩不等。农民之间也相互租富余的轮歇地,国营农场的一些工人开始进入村寨租地种胶,与此同时来自外省的商人也进入西双版纳圈地种胶。: u! ^  M- E" N( L" X- Z

% p& r+ p" P# @/ v  2005年,政府强制各乡镇不准扩大橡胶;2005年底,政府采取停止土地流转的政策。2 I; }% o- a6 E. i5 D: @. u

, h3 v1 M/ X2 u: t. i  2007年,继续实行严格的天然林、水源林、国有林、集体林的保护政策,同时在部分乡村试点,进行生态补偿费的收取,进行公益林建设。. a; B: G8 l1 s7 J3 h$ H
5 Z3 o& R  l- W+ [; _
  “橡胶问题对我来说最主要不是经济问题、三农问题、国家战略物资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态问题,我必须对西双版纳的环境问题负责。现有的胶林发展已经接近当地生态承载的极限。现在云南各地正在推行林权制度改革,而该改革中规定的‘山有其主,主有其责’等内容,在西双版纳实行存在突出矛盾,如果按照改革推行,将被全部种上橡胶树,故此目前当地政府对国有林、保护区、集体林、水源林不纳入林权制度改革范畴,并严格看守保护‘一区两林’。”有生态州长之称的刀林荫说。9 M8 f$ S4 @& ^" S& j/ b
- k( e6 _( |; v$ P4 z
  刀林荫提到,在进行橡胶产业指导时,一些农户甚至拿出国家土地法,称自己可以随意处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轮歇地,州政府不得干涉。“30年承包期内,农民的土地处置自主权需要尊重,但是政府也要有计划地指导轮歇地的问题,扩大公益林,州政府试图通过政府从农民手中将轮歇地租回的办法,广泛在水源林区域恢复天然植被,但现实工作难度很大。”
& S# b- l0 b# v: w$ [4 g" }
. L: \, s8 b" m  26年前,推广橡胶种植可以让当地领导获得政治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在现今的政府中,橡胶这种植物充满了政治风险,成为一种挥之不去又充满诱惑的产业。
% }$ z, M5 Y6 j6 `9 j$ ^1 M+ |1 a; s  N/ q$ s& c9 [/ r3 i
  “要知道,橡胶产业虽然在2006年对州财政的贡献仅仅是400万,它是28万胶农以及15万农垦职工的生计之本。但是我自小就生长在西双版纳,对大面积种胶带来的生态影响,我有切身感受。”刀林荫说。* p' T7 s( l+ c- _* C0 ?

9 |& q# H* e) J(小标题)“在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胶树,另一棵还是胶树”1 K, T5 ^; D6 ]1 y! v! ]+ t

; L4 A4 I* w3 J  在西双版纳州,民间已经有许多关于橡胶的俗语,除了标题中鲁迅式的叙述,还有更为直白的表达:“正处副处不如我的10棵橡胶树,正厅副厅不如我的10棵老茶树”。
7 H, f8 P1 Y- ]7 R( U5 z0 r  R
! O; k8 _2 u9 l  橡胶产业的发展已经使得许多生态问题显现。在曼寨村,波温扁介绍,一年下来他要在家里的100亩胶林中施用500公斤化肥,80公斤硫磺粉,15件草甘磷(每件约20斤),还有大量有毒物质氧化乐果。据专家介绍,这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将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江河,不仅造成区域的水污染,还将随着国际河流的流向产生国际问题。
4 n: `3 R' z0 D& A- B
% S1 L4 S% w: U- [- R  2008年1月中旬以来,西双版纳全境的数百万亩胶园不同程度发生白粉病,属橡胶白粉病特重年份。截至3月初的政府统计数据,开割胶园受灾成灾面积超过百万亩,民营橡胶园成灾面积776742亩,是西双版纳发展天然橡胶产业50多年来,遭受病害危害最严重的一次。而针对白粉病,橡胶种植者需要施用大量的硫磺粉,均随着5月份雨季的到来,大量进入地下水和河流生态系统。
% |2 k: |6 i( J* a  ]$ D  F) p1 a. {% w0 n8 ?3 A+ u
  除此之外,生态专家还指出大规模种植橡胶在气候变暖、有雾日减少、地下水减少、水源涵养等方面存在的隐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长陈进认为,不合理规划下的大规模种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该园2006年8月发表于英文杂志《山区研究和发展》的《勐仑新增橡胶林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一文介绍,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勐仑县,橡胶种植从1988年到2003年猛增了324%,从4042公顷增至13104公顷。其中来自轮歇地的新增胶林面积占23%,来自森林覆盖区域的新增面积占42%。- \5 z+ k& q$ k- ?& L
0 H: w/ h% k7 {/ e# g. ]: B
  陈进介绍,雾日的减少和胶林的大规模种植直接相关,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西双版纳当地雾的来源主要是天然林。而胶林的广泛种植使得当地的水平衡受到影响,并最终对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造成严重威胁。/ r# G2 @/ i+ T" [5 w: Z: B! t
! B) q3 E+ S7 T! ~- @: R2 p" o! a
  作者在西双版纳州气象局了解到,在景洪、勐海和勐腊几个橡胶主产区,年平均雾日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115天、128天和159天,锐减到2005年的30天、97天和98天。
' m% H. o0 I+ A, H6 W0 \% W
% c: c8 }) k. f& }4 d4 a  作者在景洪、勐海和勐腊调查中发现,由于种植户过度开垦,加剧了天然林的片段化进程,并逐步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蔓延,全州区域生态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和整体生态效益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物种单一、生态环境遭破坏、地表水资源逐年减少、地质灾害频发。5 u# q! h" T$ W# P' k

% ]# i3 @7 E6 i$ e6 a( X  在2007年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中,作者还查阅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李庆军等与英国、西班牙科学家合作的另外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园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后,第一次证实了橡胶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能力,并预测这种大气VOC排放格局的改变将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y; Z& v4 y, w' ~2 Y5 M

4 A9 e, s: o/ \6 N6 ?4 M6 g  中科院的官方网站刊载了该项研究的技术细节,其中提到一组西双版纳橡胶林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州橡胶种植面积已突破630万亩,占该州面积的22%。但是,橡胶宜林地正好是热带雨林的分布地,随着橡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西双版纳的天然热带雨林逐渐缩小,由于橡胶种植园排放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和强度均与天然植被不同,这种土地利用的变化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区域气候的改变。”7 ]  ?0 W; x3 @' b
2 n6 ]$ e3 s6 o$ L) f1 H. m# e. _
  当然,对于橡胶产业的生态危害并不是一种全民共识,而是存在诸多观点截然相反的争论。当作者2007年采访国际橡胶组织现任主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秋波时,连续提出几个公众关切的疑问:橡胶树是否存在生态问题?大规模种植橡胶是否存在生态问题?橡胶产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值不值得质疑?
. z* @' q9 B  j6 b# e" c
  ?& @! v) D8 a" M1 C  对此,陈秋波博士给出的是三个否定的答案——橡胶种植并不存在所谓的生态问题。橡胶在他看来不仅存在经济价值还可以发挥生态效益,“橡胶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容质疑,橡胶绝对没有生态危害。对橡胶树是抽水机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任何植物都是个抽水机,而且橡胶林也有同样的生态价值,可以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陈秋波说。
7 c$ v; Q4 @$ d7 @
5 k, r7 Z0 G# L/ }  国家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主任龚菊芳2007年6月在对西双版纳进行调研之后,对当地政府反映的橡胶产业可能存在的生态影响有另一番理解。“一些媒体反映的胶林种植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减少和当地饮水困难是不属实的,主要是当地水库建设滞后,20多年没有清淤,造成水质下降,同时当地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也加剧了水源的耗费,与胶林没有关系。”3 Q- n' S5 `& J2 e& ^
, y$ O2 t! H6 J
  “在调研中,我问过一些从村外拉矿泉水回来喝的胶农,他们说买水主要是出于方便,一天农活下来,不愿烧水,直接喝矿泉水就可以了,体现的是一定的生活水准。”龚菊芳说。
* E. D0 K0 J/ F7 n0 _; s; S4 I
* w8 ^6 C* m$ S& B  陈进的观点与之截然不同,他认为大规模种植橡胶造成水土流失,容易使当地河流的水量产生大的波动,遇雨则洪,遇旱则枯。“不能以短期的市场价格来驱动整个产业的无序发展,土地利用应科学规划。现在是适合和不适合的地方都在种。甚至是海拔1400米的山坡都在种。目前发展机构单一,不计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一旦寒潮来临、病虫害来袭或是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对当地百姓生计的打击是致命的。”陈进说。0 q8 k  g( D. E7 y/ p; m5 B) S

7 L% m6 ?! u$ v' b  在陈进工作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作者在园内学术书店看见美国著名生态专家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一书。书中提到,中国正陷于一种水的危机当中:迫使自己不断地设计、再设计其低洼地区以使其成为一个巨大的水利系统;预计到2030年,仅居民需水量就将增至目前的4倍,达到1340亿吨。( b% u2 c1 a- P/ K8 T/ D- y

3 F" L- L- A- H8 }6 B  “人类对自身和地球造成的损害,就像是在资本投资上犯下了错误。由于挪用了地球的自然资源,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增大支出,动用现存的资源以达到短期的完备,”威尔逊写道,“人类急需一个全球的土地道德规范。”
4 K. V$ t7 ^( T; B- H1 k
, \5 W: I1 z" f% {$ }  陈进在结束采访之际曾言,“如果政府愿意,植物园可以每年向政府出具一份关于橡胶林和天然林发展的详细数据,可以精确到每个乡村。”在陈进看来,在橡胶产业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一种生态理念和经济发展生态人文观能否调整。
$ ^0 ?$ O: z! [6 L* y
; ^+ T; C8 W$ h! v  “我们不仅要思考人怎么生存?还要思考生物怎样生存?大象怎么生存?不合理的生态观会导致一个城市的其他发展可能丧失,”陈进说,“我曾经向当地政府建议过,把西双版纳发展成世界的‘香都’——利用当地多元的生态资源,让游客贴近自然,而不是驱车几小时,看一块巴掌大的保留地。”! o' k. b. o( @) @  }& A9 |
: i+ {* Q9 I6 ^# z. V
  中科院勐仑植物园的另一则研究显示,每亩天然林每年可蓄水25立方米,保土4吨,而每亩产前期橡胶林平均每年造成土壤流失1.5吨,开割的橡胶林每年每亩吸取地下水量9.1立方米。按每立方米地下水1元、每吨流失土壤10元计算,全州橡胶林每年生态效 益损失和生态效益替代价值将近1.5亿元。
+ U4 L) U9 J9 B! f$ b7 c3 y8 d9 C. u" S; n- b5 l
  在生态学者眼中,一个国家保护道德观的强弱要看它是否具有远见,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立法影响力是否强大。在一个完备的社会里,不仅是领导者,而是伦理道德和人民的渴望决定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由他们来决定建立多少个保护区,决定某个物种的生存和灭绝。& S/ t/ _9 V3 Y! _5 \; v
事实上,在西双版纳,不仅是橡胶这种“绿色植物”在提出自己的“领土”要求,同时对现有土地利用、热带雨林保护产生关键影响的植物还有:茶叶、香蕉、膏桐……  H2 R" x$ m0 i! ~/ i
! e) P5 v) Y& ^) W1 X% g
  2006年,云南省级财政调剂安排资金5441.8万元,实施膏桐能源林建设和膏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下达膏桐种植计划32.43万亩。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已经被云南作为今后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云南省已经提出到2020年,全省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种植膏桐1000万亩,加上现有的橡胶等油料林,力争建成总规模达1500万亩的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
% }0 ~, N* A1 w3 d& [3 P
! i7 o* X, g" j9 N9 p4 Z  2007年,云南省共完成膏桐造林面积86.28万亩,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居中国首位,其中西双版纳是种植地之一。
# \* B: @9 G. m2 _8 _1 n& R
8 B' V; d+ v: m5 Q+ S# o【参考文献】
9 T4 _5 k* H! _6 l; I4 w[1]《橡胶林——绿色沙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4期总第570期,2008年4月,第60-79页。
  r4 `: ^( J7 j, N% [# s[2]《橡胶种植影响气候变化研究获新进展》,《科学时报》,2007年11月7日。0 E- ^0 m) A9 d" ]5 l# R
[3][美]爱德华•威尔逊著,陈家宽等译,《生命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 s) K+ z, a# t1 b[4] YONG-FENG WANG, SUSAN M. OWEN, QI N G - J UN LI and J O S E P PENUELAS (2007) Monoterpene emissions from rubber trees (Hevea brasiliensis) in a changing landscape and climate: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Global Change Biology, 2270–2282,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6 o* i. @+ m, b. X
[5] Showdown Looms Over a Biological Treasure Trove. 21 MARCH 2008, VOL 319.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9-14 2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解橡胶的历史!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1-9-15 0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过去把握未来。。。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11-25 08:43 , Processed in 0.02598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