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384
- 精华
- 积分
- 186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能源汽车:还需十年“磨合期” - h# F/ B1 o0 o) {0 G
如果从科技部支持的“863计划”算起,我国在政策上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历了十年时间。虽然近两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新能源汽车仍与之前勾画出的绿色生活图景相差甚远,目前还停留在产业化的初级阶段。
7 G2 M7 O% _2 I7 }2 \
, t1 V0 p4 M% ^) K- Q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一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一千辆。这个看似还不错的数据,更多的是靠公共汽车领域的新能源公交客车和电动出租车的数据支撑,而在私人轿车市场则十分惨淡。' Z9 R U5 ]/ s7 y, d
7 C7 h4 ~& X1 E究其原因,最大的瓶颈是核心技术欠缺。尽管这两年政府和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攻坚上投入不少,但也不乏滥竽充数的车企,将资金用于购买国外的二流技术或关键零部件,再组装电动车,进而申请更多的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有些企业为抢食新能源汽车的“蛋糕”,在传统燃油汽车技术研发还处在刚起步阶段的时候,纯电动车型却已经推出好几款,事实上他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并没有真正的突破,甚至连产品线都未建立。
) E. k2 G' z3 _" T5 P/ B p5 `+ a1 B P3 t+ ^& M7 }
另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也左右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开发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传统汽车推出一款新车型也要经过一段培育过程才知道是否有市场,更何况是新能源汽车呢?新兴事物整个产业链的形成都有时间周期。
& z$ R- r' k5 z
3 L# @+ Q, w I/ |/ H2 k+ [3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戒急戒躁,整个研发、验证、生产准备、市场培育、产业化推动都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目前的研发还不足,产品验证还不够。生产企业应该冷静下来,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产品研发上来,先解决核心技术短板,不能再像传统汽车那样依靠引进和合资解决,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要通过示范运行不断验证产品是否成熟,再推进产业化、市场化。因为消费者也有认知过程,相关准备和环境建设都有时间周期,应该给战略新兴产业一个培育成长的过程。
0 H3 m, B7 W' `9 k, a
( X1 V8 \( N+ P, I) B% K: ?应该看到,尽管中国在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存在差距,但是我们有市场规模大、增量空间大、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势,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后,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真正的产业化迈进,而这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