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3|回复: 0

部分优秀零部件企业谈与跨国公司的配套与开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7 10: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部分优秀零部件企业谈与跨国公司的配套与开发4 j& [5 D, o3 Z
近些年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了不俗成绩,不仅体现在零部件企业的配套范围不断扩大以致覆盖了很多跨国汽车公司,也体现在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质量管理迈上了新台阶。在此过程中,零部件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供货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及时性赢得了挑剔的跨国公司的认可,并逐渐与主机厂共同研发,提高了产品生产的协同性。其中,有些企业的宝贵经验可以提供给全行业参考借鉴。
! @& b( H( S6 r/ q1 a( W8 u' x  d) U6 ?
■ 与跨国主机厂共同开发. I! d1 M6 N- R0 g2 w
/ b! h5 X, W' S5 o1 A; W3 k5 a
跨国公司对零部件的要求较高,以往由中国零部件企业供货的比例较小,随着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跨国公司本土化率不断提升,很多跨国公司越来越乐于由中国零部件企业供货。因为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仅不输于国外供货商,而且零部件本土采购能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A. U/ @( Q* p
, H0 {7 x& M; l3 j8 t$ d
原来生产军品的平原滤清器公司军转民后,将航空技术用于开发汽车三滤,为发动机、工程机械、客车、重型汽车、轻卡及轿车等配套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成为中国生产滤清器的知名企业。平原滤清器公司在通过全球汽车行业通用标准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又参与了康明斯、道依茨、索菲姆发动机国产化进程,并与主机厂同步开发。, A3 i8 ~7 n0 ~  m3 k1 s' d
# v9 u! j  l" T/ \3 w" u2 S
平原滤清器销售部经理张玉华表示,平原滤清器研制的产品满足甚至超过了OEM客户的技术要求。过去几年,平原跟紧主机厂欧Ⅲ燃滤研制步伐,在欧Ⅲ燃滤研究上得到庆铃和南汽的充分信任,并利用AM销售网络推广欧Ⅲ产品,取得市场经验,成为潍柴欧Ⅲ燃滤本土供应商。
. X8 O9 V  q+ M5 L6 t# ^% n. H6 g3 {0 b2 k
像平原滤清器这样的企业在中国不在少数。汽车零部件企业涉及的部门多、门类繁,无论哪个部门、哪个门类,都能看到中国零部件企业努力跻身世界先进供货商行列的身影。
7 E+ Y4 J1 i7 \+ o# o7 E6 j! U5 y
. P' h$ {! N$ s7 R& R7 O中国顶尖的轮毂供应商戴卡轮毂公司销售管理部经理王柏祥称,戴卡的产品已经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在华合资企业配套。现在,戴卡不仅与合资企业共同开发,还为主机厂的未来车型设计提供专业建议。
* S! {/ O* F5 k  l. V- g# Z" M( ]: P  L! U( k% \7 t9 Z
■ 关键技术缺失, |* E5 u, }# `( J* B1 G& o

. ^6 x( g( S* ]; |3 i3 i4 B当然,如果以国际顶尖水平为标杆,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甚至大于自主品牌整车厂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最主要的表现是关键零部件技术缺失。+ y! b) t, W# y* E6 k% H$ H2 [
  @1 }- G$ _2 j* M( F
在整车制造产业链中,关键零部件诸如自动变速器、发动机控制系统、燃油喷射、制动防抱死系统、尾气处理、传感器、安全气囊、电动天窗等核心技术大部分仍被国外零部件企业把持,从而导致高额利润外流。众多本土零部件企业集中在“三低一高”领域,即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价格、高能源消耗的产品上。/ Y7 t$ ]0 P! d; `1 G
2 d7 @& Z; o# }( }4 }
一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制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恶性价格竞争,利润微薄,多以生存为目的,缺乏必要的资金积累以进行技术研发的规模经营。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和充足的资本支持,不少企业在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后,很快会碰到天花板,难以做大做强。
# }% L# t7 ], c! L
1 I0 o+ t# o& ]0 Q  j/ T西峡水泵常务副总经理梁中华认为,要顺利实现与整车厂的共同开发,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开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要技术领先。要掌握本行业的领先技术,可以和客户的产品开发部门实现无缝对接;二要实力雄厚。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且要反复多次进行匹配试验,零部件企业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应对前期投入,并在求稳的基础上求快,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三要建立战略联盟。要通过多种方式与主机厂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及风险、利益共同承担机制。8 C5 Y0 v& b% @; r' N/ `

( N. E9 L) ^  z/ p# J
# y2 a' P0 T* B" l% ^■ 呼吁配套透明、公开
% M, u9 z4 j5 x$ X. F# F3 c% H/ o* J( Z  v
尽管被采访的上述企业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佼佼者,并且都已成功进入了跨国公司的配套采购体系,但在采访中,记者隐约感觉到一种共性问题所在。尽管被采访人都不大愿意提及,但记者在此还是要给予暴露出来,就是跨国公司(包括在华合资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透明度不够问题。3 E4 t$ l3 {: _. W$ t
# [" h  f- I* D" ~. d# a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进入跨国的配套体系过程还深感公开透明不够,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信任度不够。汽车制造集成了现代工业的各种尖端科研,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直观地反映了该国的工业发展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研发制造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持不信任态度,造成许多很有实力的本土企业迟迟不能进入跨国主机厂的配套采购体系。  p" M7 x8 y( i" v2 W

* l0 {! _4 }6 E) w此外,跨国主机厂的采购体系封闭。中国的合资整车企业,几乎都有自己体系内的零部件制造商,独立零部件商进入其配套体系要付出巨大代价,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t+ j5 ^- t+ m( G

% h4 b* |+ J* s  X采购不透明也是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这种现象在零部件行业普遍存在,商用车企业比乘用车企业严重,跨国独资比合资企业严重。一方面采购体系不透明,有实力的企业未必入围,性价比高的产品未必中标。另一方面索赔不透明,变相成为个别主机厂的收入来源。
# I" j4 o/ C$ U( L4 V6 Z8 S* S' ?1 P6 O, h7 b: b7 r
梁中华建议,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以国际通用标准来规范生产和经营,并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强质量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有关部门对所有整车厂的零部件采购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本土零部件制造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4 02:31 , Processed in 0.02284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