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2|回复: 0

揭秘和田玉七大造假方法,不要买和田玉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揭秘和田玉七大造假方法,不要买和田玉了。
  R. U7 C5 J0 G, @8 \. }' H7 O$ g
1 l4 ~' N9 E% W# ` 出产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玉是“玉中之王”,7000年的历史更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近几年珠宝玉石市场的繁荣令和田玉的价值倍增,十年来涨幅超过一万倍,国际黄金的价格也仅仅是上涨了235%。繁荣的市场像一把双刃剑,和田玉销售走俏的同时花样百出的仿冒品也悄悄流入市场。# X9 o: m; n/ h8 H- t
4 t3 M2 M) W. X4 x2 Q; j2 Y7 z6 Z
! w3 f& [, A$ s- M3 \8 n0 w
    历经数次“技术革命”后和田玉造假方法日渐纯熟,有的仿冒品甚至连行家都无法通过肉眼判断真伪,拿来蒙骗新手更是易如反掌。和田玉造假方法一般有两种:山料冒充籽料,染色做假皮。* W8 E+ t7 V* |( s) o) m
3 |/ w! N9 R& X2 r
    山料冒充籽料0 r6 e' s; \) j

& m, b2 [- ~! w" Z7 T6 `2 X+ H    和田玉分山料、山流水及籽料,籽料因其圆润纯净的特质倍受收藏者的青睐,也因此价值最高。造假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于是将棱角分明的山料或山流水模仿籽料的样子切割、雕琢,仿制成籽料。这样的仿冒品其“本质”依然是和田玉,肉质、光泽度都优于一般的仿冒品,若再加上假皮,足以乱真。3 r; j, ^5 w- a2 x, n7 ]- O
! x6 S$ ?0 P0 c% t: i2 D8 x
    为了节省成本造假者也会选择很多外观与和田玉相似的玉石、矿石进行滚料磨圆。其中比较多见的有卡瓦石、韩玉、青海料、俄料、岫岩玉、阿富汗玉等。以上材料仿制而成的和田玉有些易于鉴别,有些则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进行鉴别。
! h! B9 J. a% q% _; M
$ D7 [( i' e+ ]1 k    滚料磨圆的具体方法是用装有卵石和水的滚筒、水拌机或球磨机等对小块或大块的山料、山流水及岫玉料进行机械磨圆、纸打磨、布轮抛光、上光等表面处理,滚磨仿造其卵石状外形,做出类似于天然籽料的外部特征(如磕碰的痕迹)。通过磨圆的籽料形态大多不自然,透明度偏高。; S7 [! b0 H7 }
, F0 \- j  e0 x2 W  c6 s& j+ `
    染色做假皮4 i0 c# y+ t' \- g( k* _
2 F/ g! v* I/ @+ ]0 ~
    染色做假皮是仿冒和田玉的“必杀技”,几乎所有仿冒的和田玉都会进行染色造假,只因皮色会让仿冒品看起来更“真”,好的皮色更会让一块普通的籽料价值翻番。而染色做假皮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多种多样。
5 b9 |# k  B* H& a1 w1 T( J' i. S
$ w+ i2 g& i% s" o9 M# C    酸蚀法:用强酸腐蚀和田玉料,再采用Al(NO3)3、AlCl3或Al(OH)3等试剂水解产生的(OH)-来中和酸性溶液,促使Fe2O3转化成针铁矿FeO(OH),以产生褐红色调。若将高锰酸钾和Fe粉混合沁入纹理,经高温后产生的沁色长达20年不褪色;若用FeO粉末沁染,保持的时间更长。
& S8 H- X: d0 k: a! ~
. A5 C, `1 x* A  a. V    血沁法:将活牛或活羊的腿部割开,把和田玉放入并缝合,经过长期的血液浸染作用使和田玉沁色,冒充红丝沁。但其缺乏天然和田玉皮色。) t# I! V7 w& |# e
% B6 @! h7 V0 G% B; w* X% \  A; z$ h
    铁锈浸染:即伪造黄土锈法,用铁皮屑与热醋浸泡和田玉,埋入地下,数月后取出,其表面会带有铁屑腐蚀的深红色橘皮纹,杂有土灰斑;或者浸泡于河流中,经过长期的河流磨蚀和冲刷作用,使红色铁锈浸入其中,然后再进行火烤、烧等沁色处理。火烧可使和田玉料受热产生粗细裂纹,质地变得疏松,因此其皮色多发黄,浮于表面,表面可见未烧透的点。
- z7 J. p# Q2 e* ]1 a8 @7 m& P, J, ^/ i# x
    煨炙染色:把涂上NaOH的和田玉料埋入热灰中煨闷2~3天,取出在100~120℃下加热2小时,然后迅速冷却,在形成的绺裂处涂抹化工试剂(如铁红、姜黄、朱砂),再经高温高压处理制成仿和田玉籽料。其皮色多呈鲜艳的枣红色,层次分明。可通过使用冷光源照射,观察其内部沁色与外部皮色的颜色是否一致即两者是否渐变过渡来辨别。
4 l) C# X; X% y9 ?
% W4 b- O3 j) _    碱蚀法:将HgS,Fe2O3,Na2CO3和Na2SiO3等原料与动物油脂混合在高温高压下(约80℃,1.0×107Pa)做出仿和田玉籽料。
7 X8 Y! C/ K" o6 y8 A% Q0 T3 M+ N% D! r; a% \
    矿物质溶液:利用天然矿物质配置染色溶液,短期内可使和田玉料沁色。9 |/ R4 Z4 Y, V

" Q6 Y3 @/ ?. [1 }% }! R; J    真的和田玉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很自然,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 i( R3 y) L8 H) F  B; j- K4 G
5 }  N! \4 j6 _0 k6 _9 J% v. M& Q
    通过染色造假的皮浮于表面,颜色比较鲜艳,几乎没有过渡感、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U! O! h$ m/ G2 n. L( q- x
# ~0 L% ~' [/ @- V7 k
    相信日后和田玉造假方法会不断翻新,市场中充斥的仿冒品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如何分辨真伪还需要和田玉爱好者们多多学习,“阅玉”的经验多了,自然能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5-2-23 16:57 , Processed in 0.0214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