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7|回复: 3

[化工相关] 绿色纤维——“白色污染”的终结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1 15: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玉米或是木薯、甜高粱等做衣服,乍一听很玄乎。其实,这其中有个关键的中间环节,即从这些农作物中提取乳酸,经过特殊聚合反应生成聚乳酸颗粒。2006年,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经过自主研发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走通了“玉米-乳酸-聚乳酸”的关键一步,国产“玉米塑料”诞生。
3 F) h4 w/ d, a# k

3 E+ w. x9 M( c. m9 T: m1 H2 F& l  几天前,世博会上海民营企业联合馆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时装秀。T台上,模特穿的内衣、T恤虽然样式普通、色彩一般,可那温润爽滑的质感叫人忍不住想伸手触摸,好似身体的第二层皮肤。5 ]3 V+ [$ |! A0 G! N' j: ], \
  u. o: O' P, V0 Q, ?" ~2 b6 j; A1 I
  观众们恐怕很难将T台上的时装与杯碗瓢盆等塑料制品联系起来。但一旁的产品说明上明明白白写着,它们与几年前诞生于上海的“玉米塑料”本是“同根生”——玉米、木薯、甜高粱,甚至被人丢弃的稻草、秸秆,都是纺纱织布的原料。
; [5 u) }  e8 n3 {( E* \) j4 I1 J! f7 O- q7 |0 ^" m$ l
  从当年的可降解餐具到如今的绿色纤维,“玉米塑料”正被植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一项大学实验室的发明经过5年的市场孵化,正逐步牵出一个光芒乍现的绿色新兴产业。
% Y! p: d% b; R2 [' s
$ z8 J0 K! b6 N1 _; t2 B2 r  J/ R% [- j  土里来土里去,衣服“春风吹又生”
7 v0 M- n6 x( V# S6 X$ q1 @: O% B9 W2 J
5 g- }" g# N# C, R4 O; m: m1 Y5 `  用玉米或是木薯、甜高粱等做衣服,乍一听很玄乎。其实,这其中有个关键的中间环节,即从这些农作物中提取乳酸,经过特殊聚合反应生成聚乳酸颗粒。2006年,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经过自主研发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走通了“玉米-乳酸-聚乳酸”的关键一步,国产“玉米塑料”诞生。+ ?4 B" a7 |3 {3 ~( p6 j7 T. D
3 X6 V# g9 o$ c3 n; x
  从聚乳酸出发,可生出多条岔路,制成五花八门的塑料制品、纺织品或医用材料。同杰良首先把聚乳酸做成餐具及日用品,作为泡沫餐盒——“白色污染”的终结者。不过,若只盯着塑料制品,聚乳酸未免“大材小用”。面对石油枯竭的危机,化纤亟需寻觅可再生的绿色“接班人”。# {, V% Q2 o! z( Q; y5 `$ A* L
: e: `1 t. R7 k+ P' e
  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同杰良联合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控股集团、东华大学、江浙纺织企业等,历经4年,探索出聚乳酸应用的第二条路——纤维及其织物。聚乳酸纤维的整个生命历程恰好构成一个周而复始的环:把它埋入土中两三年后强度会消失,如果与其他废弃物一起堆埋,几个月后便会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变成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也就是说,“种”出来的衣服终将回归泥土,“春风吹又生”。3 l, p' ]! ~( ~8 r, V0 \5 `

) h- V- a1 ~1 Q) l  聚乳酸纤维不仅触感柔滑、导湿、透气,更能为人体解忧——通常,皮肤的pH值约在5.5至6.5之间,而聚乳酸纤维恰好也呈弱酸性。秋冬季节,有些人因皮肤酸碱失衡而瘙痒难耐,穿上聚乳酸纤维内衣,便可抗菌止痒。
5 K1 X/ ]- A, f  O: U+ H8 }0 ~7 Z# j9 O2 R# d* c2 K; ^
  不过,对于需要反复穿着、洗涤的服装而言,可降解既是优点也是应用难点。同杰良公司董事长、同济大学教授任杰告诉记者,目前的聚乳酸纤维耐热性差,不适合经常熨烫,因此更适合做内衣面料;在后续整染过程中,它遇到碱性环境易降解,还难染成五颜六色,仍需继续攻关。( Q0 G: q7 V) U7 }

4 ]1 Q6 O( W. {- j  不与人争粮,“玉米塑料”升级为“生物质材料”: T& a% @/ P0 V1 f0 F3 u" L/ g) o& V
7 e. s- s1 D! Q0 o/ s( {
  在“玉米塑料”诞生之初,全球每年的玉米库存高达上亿吨。如今,随着生物燃料尤其玉米乙醇的蓬勃发展,玉米变得炙手可热。同杰良意识到,以玉米作为单一原料生产聚乳酸不仅成本看涨,甚至可能与人争粮,危及粮食安全。+ L3 ]+ `. O& \2 g! T

$ m4 c- l% _- v  于是,在同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玉米塑料”不断进行着升级。先是木薯、甜高粱等非粮作物,然后是稻草、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一个个成了“玉米塑料”的原料。如今,由非粮作物发酵制备乳酸的工艺已在安徽、河南等地用于生产,“农业废弃物-糖-乳酸”的技术路线也已走通,只是成本还相对较高。
9 {! k# ~0 }  s  y
2 K1 V$ @" g8 g# L$ {) d; U  一边是日益丰富的原料来源,一边是花样频出的产品应用,“玉米塑料”的名字显得有些过时了。作为主要发明人,任杰更愿意称之为“生物质材料”,它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低碳产业。' Y: C; @: R, X. {! J

1 |) X+ F) V( K* u( h  目前,同杰良在杨浦区建有一家百吨级聚乳酸的中试工厂,从上游企业购买乳酸原料,再用其独有的“一步法”合成聚乳酸颗粒。不久,在靠近原料来源的安徽马鞍山,一座万吨级聚乳酸工厂即将建成,开发聚乳酸纤维实则也是为放大百倍的产能寻找新的应用领域。
8 P# A7 z. m% A9 N/ ?
# r, J) J& q+ l! D( ?. |+ `  任杰说,一旦稻草、秸秆提取乳酸的工艺成本达到产业化要求,在聚乳酸工厂的隔壁,还将兴建一座非粮来源的乳酸工厂,彻底摆脱对于玉米的依赖。8 A5 X9 N: A: h6 B5 o

1 B! A! [% N: r* Y6 ?5 h, {5 [  吸碳减排,聚乳酸“拼”出低碳世界
$ p0 {. v: ~9 C& d( P: p9 I1 o$ Q8 x6 q7 z2 T% G
  如果说可降解的“玉米塑料”被更多人理解为一项应对“白色污染”的创新技术,那么,聚乳酸产业的发展将构筑一个吸碳减排的低碳世界:种植非粮作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利用农业废弃物,可避免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所有聚乳酸产品都能轻松回归大自然。& @" i" k* y5 |: @! o8 t9 F

* Y/ T; x7 N: n7 T1 R  不夸张地说,有了塑料、纤维两类基本“零件”,聚乳酸几乎可以“拼”出“整个世界”——小到垃圾袋、尿不湿、手机和电脑外壳,大到汽车与飞机零件,甚至植入人体的骨钉、缝合线。% ^# O6 @; @) r9 ?  ^
0 S, n6 R) u% s& N
  在同杰良努力打造的聚乳酸世界里,“拼图”轮廓日渐清晰。除了各式各样的日用塑料品,它开发的聚乳酸纤维已与天丝、莫代尔等价格相当,制成的高档内衣前景看好;普通无纺布购物袋只是能反复使用,而聚乳酸纤维织出的无纺袋真的可以“入土成灰”,颇受世博游客青睐。" T8 U5 @4 x* p9 \
2 R4 o. Q, E6 q4 f* r
  聚乳酸的故事似乎讲不完,同杰良身后的大学实验室已把目光投向了未来5-10年。任杰透露,研究团队正与美国波音公司合作开发飞机内饰件——经过修饰改性的聚乳酸纤维与天然麻纤维混合,拥有优越的阻燃性能,即便意外起火,燃烧物也不易滴落,不会产生令人窒息的有毒气体。(首席记者 任荃)
" K3 @8 B( O9 c, T- \+ J
7 M' E/ |# L, J2 B" \ 8 C) d. c5 q# h. m
(文汇报)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1 15: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同学就是研究生物高分子和控制释放的,但我觉得从分子的角度看,天然和合成是一回事,关键是设计和控制。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1 15: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现在科研院所研究聚乳酸的很多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0-10-11 2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现在应该做的很不错了,问题是它的原料能保证吗,利用率不是很高吧,如果大力发展,需要消耗多少粮食啊
7 \' @) H  x% K0 T  y: |我估计将和前两年的甲醇汽油,生物柴油一样,将受成本限制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11-23 16:56 , Processed in 0.0263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