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274
- 精华
- 积分
- 15814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5月31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型废旧轮胎翻新被列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重点领域,行业人士分析,轮胎翻新有望领跑再制造行业。* d% _4 \" s- d @/ |$ X5 r( c
; [1 I4 \) U: W2 q# [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轮胎业的升温。作为世界橡胶消耗、轮胎及废旧轮胎产量的大国,其年轮胎翻新率只有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以美国为例,轮胎翻新率高达98%,市场替换率近50%。一方面反映了中国轮胎翻新业拥有广阔的前景市场,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国内轮胎翻新业举步维艰,难以突破发展瓶颈的境况。
& K. M) Z+ j: z; E4 C
1 z$ b# O/ E0 ]轮胎翻新业存在诸多顽疾:行业鱼龙混杂,黑作坊泛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国标”少有人问津,监管缺失等等。“夺命胎”、“马路杀手”、“定时炸弹”……被冠以各种致命“头衔”,妖魔化的形象使翻新轮胎成为众矢之的,这一切源于各地遍地开花生产伪劣产品的“黑作坊”。轮胎翻新业若想驶入快车道发展,领跑再制造行业,必须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多方协作,多管齐下,破除行业“顽疾”困扰。6 z: l# s+ y2 r5 |$ j' g
1 s* g$ q0 N$ K/ ^0 k- d7 Q1 L
) q8 m/ w3 n* I" g9 c
w- q; T1 ?+ z- R& f非法作坊泛滥 流出“夺命胎”
+ f, X! \! N* J( i; C! Z8 s* Y7 G6 g
当前我国约有500多家翻新轮胎工厂,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41家,非法小作坊占了多数。据了解,全国每年淘汰的废旧轮胎有1.2亿条,而由正规企业回收翻新的轮胎只有1000万条左右,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废旧轮胎,包括货车轮胎、公交车轮胎和家用轿车轮胎,都流入了没有生产资质的轮胎翻新厂。而那些流入市场的劣质翻新轮胎,质量堪忧。
2 Z. G |' t3 p& U% {1 W! F" s再来看另一组骇人的数字统计,40%的交通事故是由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引发的事故更占其中的70%以上。由翻新轮胎引发的事故更是不在少数,令人望而却步。1 S+ O- `% N+ b( ~+ Y* c! n2 n
7 B# ~1 u# C( q9 [0 S$ I! I非法作坊为了销量利润,一味的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包括轮胎翻新所用回收轮胎、翻新技术不合格、没有质量相关检测设备,以低价横扫市场,毫无质量保证,大打价格战,如洪水猛兽,不仅冲击了正规企业市场的良性竞争,也为车主行驶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 M& Y \4 ? `0 u! n" O
* G$ v4 l. m% A! w6 \3 @; Q3 ?! K
在正规企业轮胎翻新都是有正规的一套流程,原材料回收废旧轮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确保其胎体合格;胎面胶所用的材料和新轮胎基本一致,其硫化压力甚至是新轮胎的一倍以上。以这样的胎体和胎面胶制成的翻新轮胎,还要经过激光或X光的检测,检查其内部是否存在损伤或缺陷,最后还要经过充压防爆检测,只有合格的翻新胎才能出厂销售。 按正规工艺,成本大约是全新轮胎的30%,价格是50%,行驶里程是80%。因此正规的厂家产品成本和价格都高于那些伪劣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的冲击很大。
" h/ R; Y- ^+ x; ?1 q8 c1 X: H* ^ A
正因为市场上充斥的劣质产品,“翻新轮胎”在社会上处于尴尬的境地,行业被妖魔化,对于走“正轨”道路的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 r9 N7 ]0 Z, i/ g, k# ]9 ^# |; k) w
+ O7 h3 T7 j& m& Q y# \# d. w, v" h
5 B$ d# b# w" F5 V4 E% q# W6 G“国标”成纸老虎 行业亟需整顿& d. a t5 n# ?! w' E+ h
' m( F5 V# n( T/ N! j- f- t非法小作坊之所以如此猖獗,归根结底在于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有标准无监督,造成各地私小企业不知法,甚至目无“王法”。CCTV《每周质量报告》曾经在2009年派记者深入实地暗访非法轮胎翻新的全过程,其生产环节触目惊心,这就是所谓的翻新轮胎,试问看过此片报道的谁还敢买?而这种情形,正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结合各地陆续查获的非法生产作坊,有些已“成行成市”,形成规模生产聚集地,难道各地相关部门对这些遍地开花的非法规模生产企业真的查不到,束手无策吗?这些“夺命胎”流向全国各地汽配汽用城,损害的不仅仅是行业名誉更是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9 U: S+ I2 ?9 ^6 q3 L7 O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载重汽车翻新轮胎》GB7037-2007、《轿车翻新轮胎》GB14646-2007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工程机械翻新轮胎》已经于2008年4月1日强制实施。标准规定:“胎面磨光且帘线暴露、任何部位的脱层、胎体碾线或跳线”等13种破损轮胎禁止翻新,并规定了轮胎翻新的工序、材料、质量、外缘尺寸以及测试方法等多项强制性标准。' b2 b% Q. W: A1 D: {+ R
; P" F5 y# q4 L6 v5 H, ^
但是,离颁布“国标”迄今已有两年,行业的混乱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好转和成效。监管的缺失最终导致行业无法获得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黑色污染”摇身一变成为“隐形杀手”,政府真正鼓励发展的循环经济更是生效甚微。有法必依,有法必施,否则再严格、再详细的法规也被“束之高阁”成为“唬人”的“纸老虎”。$ X; T6 N0 V. O5 E' o0 \8 C
3 V% v, d: `% E y. J多方协力 破除行业顽疾困扰, o* w# ]8 B6 o3 f
# J; \+ P7 g6 V% |0 l
除了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外,困扰轮胎翻新业的融资、技术创新、消费者意识问题也该重视,媒体更应该积极引导呼吁,多方合力,破除行业顽疾困扰。
! C5 s- p/ |% r0 \6 ? ]0 a0 g1 R& F9 r0 a, A" E, m
相比政策支持力度,中国做得还不够。发达国家和地区规定对废旧轮胎实行无偿利用,还有补贴,并实行免税政策。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处理1条废旧轮胎,企业能获得国家给予的0.5美元补贴。而国内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翻新轮胎属于高新技术范畴,生产企业可申请享受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但一个“高新技术”就把众多的生产企业拒之门外,投入高成本的技术,对于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在原材料利用、技术设备、免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扩大范围,积极引导,把众多中小企业引入“正轨”,对于那些依然“黑心不改”的非法企业坚决取缔并处以重罚,整顿市场,规范行业,攻破顽疾。
8 D- B0 [3 t% z6 N& |8 {+ `: Q* }! k: r3 P8 ^" F
针对大中企业,要着重在融资、技术创新上给予支持,扩大循环经济废轮胎再制造试点范围,支持融资需求和创新项目。
/ J+ D+ F. Y7 C! [9 ]' T0 X- e0 G' B v7 [( G
消费者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应该正确认识翻新胎,提高鉴别翻新胎的能力和常识。例如:最常见的就是观察轮胎的色彩和光泽,翻新后的轮胎颜色和光泽都比较黯淡;还可以通过观察胎面和胎侧的搭接部位来鉴别,翻新轮胎的胎面和胎侧之间搭接处不如新胎平整圆顺;正规出场翻新轮胎都会有标识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