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42
- 精华
- 积分
- 917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8-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代人患了宠物依赖症?
" H, j. k5 f* N# K6 i4 s欧阳海燕
) {* @- g! A- c: {% f8 S(本文字数:2660) 《新世纪周刊》 2008年第10期
9 M8 d. ?8 M; V! F9 k# Z ; F5 n t% _5 s: i
字号: 【大 中 小】
% ]! h2 w# I% p$ x3 W' V, ]' I
, ?- E5 t( q7 U0 c7 M3 t- y . L$ C: a6 h) ?( Q
. q$ v2 w1 \; H2 u- H 竞争激烈而生存空间局促的都市生活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人们出于对信任和安全的需要而将感情寄托在宠物身上 4 S* Q7 U: T0 x: x
/ w* y! B; G1 B' h5 X+ K
虽然在邻居们看来,圆圆是一只“又老、又丑,脾气又不好”的狗,但在退休老人黄亚萍眼里,它可是她最贴心的小孙子。 5 x* ]) D5 H0 ~) y
圆圆是一只黄白花的马尔吉斯犬,狗龄14岁,换算成人的年龄,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它的耳朵不灵光了,叫它需要很大声:它的眼神也差了,人走近了。它仍然在四处寻找。“但我不嫌它,正如它从来不曾嫌弃我。”黄亚萍看着圆圆,眼里充满了祖母般的慈祥。 7 w, P! E8 D% \4 \
这只狗陪伴了黄亚萍十几年,从她在职到退休,陪着她送走了她的老伴,又把一双子女送去国外定居。在这栋老房子里,在小区曲曲折折的小路上,黄亚萍和她的圆圆一起慢慢变老。他们的步子都不再轻巧,却从来都是左右相伴。 & _$ g$ P8 I' ~) @) R E# h+ r! I5 S
在中国,目前有1.5亿老年人,其中40%多的老人是像黄亚萍这样的空巢老人,一个家只有两位老人或一位老人常往,子女、孙子女不在身边。对于一些老人而言,伴侣动物是他们晚年生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 u9 s! X" p! e0 N) U, [. s0 a! y
; x& c- m" v* J, m* ^$ B
伴侣动物 : Q! x3 m N5 v
[$ @9 ^+ ? K) Y: @6 z9 |" L; X
去年4月,四川成都市的林教授在路边捡到了一只流浪狗,取名花花。三个月后,花花得病死了,林教授花了10万元为它办了一个豪华葬礼,挽联题为“人狗情未了”。事情被媒体披露后,很多人对林教授加以指责:“现在有那么多需要捐助的人,你堂堂大学教授竟然花10万块在一条狗身上,更何况是一条死狗!” ' h* c" u" {' e+ n l, T9 w+ b+ U
“指责他的人并不了解,一个独守的老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黄亚萍说,林教授的情况和她有些类似,老伴离去,子女不在身边,“狗为他带去的欢乐和他对狗的依赖是一般人不能够理解和体会的。” 7 c! ^. E4 ]& |6 c4 x, `
“孤独感是空巢家庭成员的共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经对“伴侣动物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做过一项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孤独的空巢老人容易发生各种身心疾病,比如抑郁、焦虑、失眠,而饲养宠物对这些家庭的老人是有益处的。 # G1 T+ R0 ~; ^! p" f
课题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解释说,有些社会支持的元素并非人类社会交际所特有,这些元素也可以由伴侣动物提供,比如安全感、被关心的感觉、价值感、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从而能缓解人的压力和降低生活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8 m* J, w8 H, N! {3 o7 p# a3 k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空巢老人的现象凸显,预计到2010年,中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将会达到80%以上。那些没有子女在身边的老人,享受不到儿女绕膝的欢乐,只好把宠物当作情感的寄托。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指责一位独守的老人对宠物过度依赖,还不如反省一下现代人对空巢老人疏于关怀。
( B" [* Z, Z& o) \: S' p A 黄亚萍每天早上带着圆圆买菜,有时候小狗还会帮助她拉车。她和邻居们聊天,聊得也都是她家小狗的故事。她还养成了每周光顾宠物商店的习惯,为她的圆圆购买小衣服、小玩具、营养食品。为了让小狗陪她更久些,她和宠物医院的医生交上了朋友,时常过去坐坐,向他们请教有关小狗养生的问题。因为有了圆圆的陪伴,黄亚萍远在国外的儿女也很放心,“他们知道,我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黄亚萍说。 3 z1 c9 u- r+ z( m+ D3 G* O, X
近30年来,学术界开始认真地研究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饲养宠物有助于减轻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表明,相比不养宠物的儿童,养宠物的儿童孤独感更少,分享倾向和照顾他人倾向也更强。现在,动物性疗法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门公认的科学。伴侣动物在很多国家都参与了对慢性病人的治疗和对心理障碍人群的康复。
' }; o& O- M: t! ^# K+ G; u
. S3 D- k8 s. e }: z9 a9 H1 n 爱宠过度 : { |9 S: ]6 q+ @# W, K
& O; K, M$ y' ^5 _ @( b2 ~
自从一只金毛犬被佟伟夫妇带回家,他们就从“丁克族”自然过渡到了“丁宠族”。夫妇俩为这只小狗取名童童,此后,他们便更改了MsN上的名字,代之以“童童爸”、“童童妈”。 / L6 |2 ^# W1 [5 f
如今,童童已经3岁了,佟伟称,他们从小狗身上“尽享了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但同时,佟伟的父母几欲与他们断绝关系。今年春节前,佟伟的母亲打来电话,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把“童童”处理掉,抓紧给她生个孙子,以后就不要见面了。 * W) T& Q1 R& N
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丁克族”养有宠物,“丁宠族”中,多为80后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忙于工作,在“养孩子”还是“养事业”的选择中,认为养孩子成本太高,养家责任难当。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近30年的高速物质化进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现代^越来越孤独。而面对一只单纯的宠物,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好像都得到了缓解,内心的孤寂也在人宠交流间逐渐释放。
7 d: Z, H% k3 i+ d# @2 |) o( s/ Q1 ] “我妻子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人,她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在实验室,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试剂以及试管等瓶瓶罐罐,根本没有社交生活。她在家里养了一条宠物狗,每天都很尽心地照顾喂养。可我最近发现,她跟小狗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管狗叫儿子。同学或同事聚会找她时,她总是以工作忙、需要加班等理由推掉,回到家就抱着小狗不停地说,我很担心她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周先生在某个论坛里发帖说。
w. |% v2 T! I- Y! I9 R' h 因为宠物服从、专一的特质,人与宠物之间容易建立深厚的感情。“但如果这种感情过于专注,从爱转变为过度依赖,这可能说明宠物主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北京市海明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任和说,“他(她)没有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快乐,但却很轻松地在宠物身上得到愉晰口满足,就渐渐把感情转移到宠物身上。” . O4 ^ h& l5 T3 u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宠物依赖”的易感人群,除了空巢老人、“丁克族”,还有独身者、赋闲在家无业者、经济条件好的富有女性、遭受重大事故或者精神打击的人,以及父母无暇关爱的孩子等。
! Z, n5 N# `3 p" ^8 v7 M 对那些过度依赖宠物的人来说,在宠物离去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宠物消失症侯群”的发生,食欲不振、失眠、疲劳、精神抑郁。 5 _% \+ z- r+ B+ y- Z' U
为了减少“宠物依赖”负面影响的发生,心理咨询师任和建议,在保持爱宠的乐趣同时,也要发展其他的乐趣。另外,为离去的宠物做结尾仪式,也可以缓解宠物主人的丧失感。
2 e8 ?* p0 u | “宠物主人为爱宠安葬,从心理学的角度,是一种很好的仪式,让他从失去宠物的悲伤中走出来。就像对人一样,对他做一个完整的结尾。”任和说,“如果强迫他不去想,让他随意丢弃爱宠以及它的一切物品,那问题就出现了,他没有宣泄,会凝成心结,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心理治疗了,而且这个治疗还挺困难。”
- p5 a. s9 J* b5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