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网站:橡胶人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02|回复: 5

大中华橡胶厂历史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2 23: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中华橡胶厂的创办人余芝卿,浙江宁波人。1874年出生。十三岁那年背乡离井到上海谋生。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又是各地穷人打工糊口的地方。余芝卿幸运地进了上海一家叫德成仁的商号做学徒。满师后被派到镇江分店主持业务。过了一年后,回到上海。先后任大成祥、泰生祥号经理。后来,自己用积蓄开办了永泰慎油号经销火油。谁知未赚到钱却亏了本。交了学费。3 b2 K& Y1 U0 Q
; V5 v9 Y3 }, _3 Y3 d/ A
  光绪三十年去了日本。联系好货源后回上海重新开办和昌盛东洋庄。主营跑鞋。生意倒不错。民国元年又东渡日本,在大阪开设鸿茂祥进出口商行。一面将中国土特产猪鬃、草席等销往日本;一面将日本的针织百货运到国内销售;并为上海十几家东洋庄代办进货。由此积累资金成为旅日侨胞中的富商。还当上了三江公所(江苏、浙江、江西三省侨商组织)的理事长。余芝卿清瘦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看耒,余芝卿是一个聪明的商人。生意两头做。根据市场需求进出货,岂有不发财之理。
, T2 Z5 y# M. W( I0 y" J+ D! @! k8 p4 U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 X3 v: O# x5 t

1 y" T, Q0 p& \% ~3 h2 Z# I" `  民国14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名)因受国内抵制日货运动影响,余芝卿在大板的鸿茂祥进出口商行营业开始衰败,后耒濒临倒闭。余芝卿一看,日本货生意做不成了。
, M7 ?2 N' c# J3 ?7 l: P; a& Z1 u
  就在这时,一个叫薛福基的人救了他。才使商行起死回生、逐步扭亏为盈。第二年,余芝卿釆纳薛福基的建议,出资8万2千元,在上海筹办大中华橡胶厂。大中华橡胶厂之所以有今天,薛福基作出了重大贡献。
4 ?3 [3 D2 S1 Z* |
9 F2 p. ?) }3 J6 }) c  薛福基,江苏江阴人。幼时仅读私塾数年即为人放牛。15岁到上海和昌盛洋货批发号当学徒。由于做事踏实肯干,舍得吃苦。很快受到业师的器重。被引荐到在大阪开设的鸿茂祥进出口商行工作。凭着他的聪明才智,余芝卿大为赏识,任命薛福基为经理。又被侨商推举为当地中华总商会会长。) c6 s0 K$ _- ]. P

' y. }4 R( P  r6 b( W  薛福基在大阪期间,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注重发展工业。国力渐盛。又了解到日货胶鞋在中国旺销,利润丰厚。建议余芝卿转行从工,回国开办橡胶厂。& w( L, o3 O7 @0 X# [
' z% `( B+ ~! g" ]
  然而,一无设备,二无技术怎么办?
( k, z3 Q+ H$ D1 ^. \7 i2 |
- ~! m+ w8 N3 H, D" W4 j  余芝卿言听计从,立即授权薛福基与鸿裕批发所的经理吴哲生共同策划、筹办橡胶厂事宜。, h/ ?0 K: F+ A+ _# x

5 z7 M5 ~" T+ p, V. e7 v! e  民国15年2月通过日本A字护谟橡胶厂相助,并与厂方达成协议;派了三名技术人员赴日洽购设备。由护谟厂负责培训制造胶鞋的技术人员;提供全套机械设备。(由于曰本严禁橡胶技术外泄,当时必须秘密进行)2 O& r  z0 a$ n

1 X6 S6 C: X3 I: l  民国16年春,由技师薛仰清验收运回国内部分设备。由厂长吴哲生租下上海徐家汇路1102号27亩地建造厂房。尔后,又由A字护谟厂配齐生产胶鞋的全套装置和动力设备;并密聘武川护谟厂技师加藤芳藏为技术顾问,指导在曰本的实习人员学习胶鞋的配方熬油和上光等关键技术。同时登报招聘技师来上海安装设备、指导生产。紧锣密鼓,准备开业。8 m/ K5 H, C: \, s0 h4 e7 \

; T! G# s, r5 ~- z7 R$ r9 z  《“双钱”名牌出世》
% t9 V* {0 d: s! d! k3 u$ C
. m" G* n: j2 s  民国17年“韩信点帅”,余芝卿任命薛福基为大中华橡胶厂经理。
9 t. r0 h$ W" K* W  b0 h# i. }1 }) x3 v: x( g% ~) k9 ^
  薛仰清任技师长;吴哲生任厂长。招聘职工83人。于10月30日大中华橡胶厂开工投产。薛福基的愿望终于成了现实。  刚开始,日产胶鞋1000双,釆用“双钱”商标。(意味名利双全、福寿双全、两全其美)
/ `$ v7 i) B, D" [6 C& \6 C0 k4 t9 Q' b, j# Q, b% q" B
  第二年10月23日获准注册。中国终于有了国产牌胶鞋。打破了曰本胶鞋在中国市场的垄断。6 \4 Z2 D. q4 {+ g

! j# e: R) Z  O  大中华橡胶厂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创办中华民族橡胶工业一炮打响。
, ~; g5 @+ E; @1 k+ G# J' x
) H. {$ Z0 n  ]" s  由于产品质量把关好,加上经营得法,“双钱”牌胶鞋信誉曰增。销路来得个好。一举成名。
) I% Y' Z1 z, l9 Y
) j; h/ p+ N* w( }- `" x, m  第一年就盈利二十万元。是创办资金的2.5倍。
% l, {2 H9 l  w2 ?% S! _# W- |' [) C4 s4 l0 d. {: c/ j" K
  凡是有远见有抱负的企业家都喜欢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美好的蓝图。薛福基也不例外。他的聪敏才智和实干精神巳博得董事会和同仁们的赞许和拥戴。
; w2 G, g: }1 J" o5 d# u6 {" v5 n. K6 ^' U
  大中华橡胶厂也未满足于规状,而是极力开发其他各种产品;球胆、热水袋、雨衣布、自行车胎和人力车胎等。
6 h, |) ^* ^4 G2 Q9 D
$ c4 z9 k; q6 {! |. V  薛福基善于观察、思考分折,不断寻找新的商机。他发现国内公路曰渐开辟,汽车越来越多。感到轮胎是交通、国防必需品。建议余芝卿开发汽车轮胎。余芝卿全力支持,董事会一致通过。由此,着名的“双钱”牌汽车轮胎将要出世了。' ~/ G; t7 E; e% ]% x

- J3 n! |7 ]4 X  虽然,开发汽车轮胎产品已经董事会一致通过,由于时值营销淡季,周转资金困难。薛福基叫董事们以一处厂房作抵押贷款;并多方筹集资金;一面委托加藤芳藏订购全套生产设备。并派人去曰本学习技术。
3 O1 ?5 j* ?1 Q3 z2 M4 a+ ^7 q6 j0 j" F& s
  由技师薛仰清主持汽车轮胎的试制工作,受命担任总指挥;全面调度,进行分工;吴炳生配料、朱福成炼胶、张叶根压延,成型为两档;夏宪勤和端家奎、俞宜宝和杨阿毛,黄佐才是硫化,加上王彩喜、姚锡初共三人。" s7 |) J* E; f+ d  [
8 a- h1 I1 ~& \' @
  这时,虽己入秋,但天气仍很炎热。工人们不怕劳累、情绪高昂;挥汗大干。薛福基、吴哲生亲临现场督战,向大家慰劳、鼓劲。由于事前布置周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终于使第一条国产“双钱”牌汽车轮胎从硫化罐中脱颖而出,质量符合要求。# P, f& h9 d4 s2 w9 p; y  U
5 e" B" l' ]4 o- W2 C# L
  薛福基眼见梦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实现,喜不自胜。将轮胎放到厂部办公室展览;全厂上下欢腾鼓午,共同庆贺大中华橡胶厂有能力创造国产汽车轮胎。在中国橡胶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篇章。从此,外国轮胎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d% K* `  C5 N( b. z
2 @' w; I# \- \+ c- d" e; Q# {
  同时《大中华橡胶厂》董事会对薛仰清等一批有功之臣进行嘉奖;
1 e4 W% ]$ @  |: p3 N2 Z
, Q6 A; e) X+ ?  薛仰清,汉族,江苏江阴人。与薛福基不但同乡还是他叔叔的辈份。生于光绪三十一年3月20日。民国14年于省立南菁中学毕业后,就读苏州医科大学。后耒到曰本关西学院勤工俭学。民国十五年为辅佐其侄薛福基筹建《大中华橡胶厂》,赴大阪A字护谟厂学刁橡胶技术和釆购机器设备。并跟随武川护谟厂技师加藤芳藏学习熬油关键技术。
+ V! N  v6 o7 X; ?- D: a; y
! T2 M# P8 ^  R( h7 I  民国17年10月《大中华橡胶厂》开工前,薛仰清回国担任技师。该厂成立公司后任技师长、董事。& E5 }+ d' ]* C* b* B0 a! F4 h
+ y( }  N1 R  P& D9 L. f* L+ ~
  投产初期,负责组织骨干培训,指导工人生产。不断摸索经验,调整配方;改进设备、加强制度和技术管理。逐步制订出一套较为完备的工艺操作规程和捡验标准。使“双钱”牌胶鞋的耐磨、耐老化、耐曲挠等性能以及鞋面光亮度均胜过同行业。成为名牌产品。同时设计、开发新的品种、款式;陆续推出球胆、手套、热水袋、雨衣布、人力车胎等,积极为《大中华橡胶厂》添砖加瓦,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i$ R9 |6 X$ ^9 s

. U% n- l2 }+ O2 ?0 H9 d% Y  L  1952年薛仰清被任命为《大中华橡胶厂》生产管理处副处长。: D5 c! {& k% D/ K( z, @
0 e& M2 P3 o5 m6 N
  1954年担任上海橡胶工业同业公会车胎组副组长、组长和胶鞋技术委员;公私合营后担任总厂副厂长;并当选为徐汇区政协委员。薛仰清云长期掌管全厂技术工作,对橡胶配方和鞋、胎生产工艺经验丰富,在大中华橡胶厂的创建和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是开业功臣,又是行业前辈,技术元老。1981年被评为工程师。
' i% d' ^1 H4 @3 _1 f, l+ M# t$ u$ h7 N% ]4 S; L
  薛仰清当初改行为辅佐薛福基创办大中华橡胶厂今天竟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功绩,是薛福基没有想到的;也是余芝卿没有意料到的。
# [% @9 k5 j3 s2 c9 ~* @# D
" E" n3 b0 A/ G; r6 C" c  大中华橡胶厂在将试制成功的“双钱”牌汽车轮胎按装到祥生出租汽车上使用的同时,薛福基极力扩大再生产,更上一层楼。决心把大中华橡胶厂办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大规模企业。自已要有原料厂,机器修造厂。3 Z: Q; l2 y5 W$ y6 O

( E9 h+ J1 R/ H% [8 |, D$ o  民国17年12月薛福基大胆盘进附近的“沪江机器厂”设备,建立《大中华橡胶厂机器修造厂》。( W" l) e* h% b8 C

0 u2 i/ U& b$ Z' P1 K" A* t  ~  民国19年又盘进在上海愚园路宏业花园112号由石芝珊、严纪芳合伙开办的“交通橡皮制物厂”(生产“火车头”牌胶鞋),改名“交通利记橡胶厂”;后来改为《大中华橡胶二厂》。& L* v3 r' W; u% D% G* n
' y1 G& o8 |! X; V- Q
  民国19年开办了《大中华橡胶二厂》。年底,又投资十一万元在徐家汇东庙桥路建立碳酸钙制造厂和锌粉厂,称厂名为《大中华制钙厂》。又在附近创办《大中华加硫油胶厂》。* }- v/ Y! C  P8 v* |( o* T
  e4 F& f7 E0 m, n8 h! F# \
  大中华橡胶厂成为首家行业内配套原料工厂的企业。
7 P3 K4 y- e* N# J" x2 e" g, h% A3 c; M* K9 ^0 U
  民国22年9月又先后盘进宁国路241号曰商“泰山橡胶公司”和南市剪刀桥路“春华橡胶厂”,分别改名为《大中华橡胶三厂》和《大中华橡胶四厂》。又在斜徐路增建生产氧化锌、立德粉原科厂和生产鞋面布的原料厂。民国36年盘进怀德路969号由何承璋、金有成于民国19年11月开办的“大安橡胶厂”;生产布面胶鞋、高统雨靴等。后来改为《大中华橡胶五厂》。
! y0 O- v, J7 ^: {" t5 T) J" n. f, s+ U' [) g+ n" f' b! h4 ?. H6 p( y
  同年2月又出资中标购进霍山路443号敌产“东亚铁工厂”改名“振隆利记铁工厂”;今为《上海橡胶机械一厂》。5 ~! B8 s6 N* M8 ]
. x$ p8 E; e" O; A
  民国37年3月,又向外省市拓展;到天津投资中标购得原朝商开设的“兴满橡胶厂”改名为《大中华橡胶六厂》;生产胶鞋。
& S( U# |) I+ q: B6 W
  l& V( A( ?# h! x  从大中华橡胶厂扩大企业的速度来看,确实惊人。发展的规模令同行咋舌。大有蛇吞象之势。
8 b6 F% Z# f( y8 K) O4 P7 h
% |) @4 E6 [4 U% t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敬佩的企业家薛福基经理遭遇了横祸;于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的一天,在公司乘车前往工厂途中,不幸被飞来的炸弹片击中后脑,于8月31日不治身亡。
% M4 h6 p' O0 f/ y# K
" y4 l9 e# g3 |' y4 m" W7 N  它是中国早期最大的橡胶工业企业,也是最早制造轮胎和出口轮胎的工厂。其前身大中华橡胶厂,1928年由旅日侨商余芝卿和橡胶工业专家薛福基等创办于上海,起初主要生产双钱牌胶鞋、力车胎等橡胶制品。1934年开始生产各种双钱牌汽车轮胎、卡车轮胎。该厂1933年改组为大中华橡胶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后在上海、天津开设多处分厂,最多时有8个分厂。大中华橡胶厂的产品质地优良,颇受用户欢迎,能与进口产品相竞争。该厂还设有生产碳酸钙、氧化锌的工厂。1949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生产轮胎的重点企业,生产双钱牌载重汽车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工业车辆轮胎和摩托车胎。1954年起改为现厂名。
" E; C* [" i* d; A- Q' j+ c! p
, O  c  e9 g. z% l  20世界60年代初期,该厂在中国首先用尼龙帘子线代替棉帘子线生产轮胎,同时试制了全钢丝子午线轮胎。70年代末,又在国内第一家全部采用丁基橡胶代替天然橡胶生产轮胎内胎。该厂生产的双钱牌轮胎从1957年开始出口,销售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厂轮胎的行驶里程、翻新率和耐久性试验、强力试验数据已与世界名牌产品相当。1958年生产轮胎达75万套。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5-12 23: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仰清,老乡还是高中校友,有幸去徐家汇的大中华橡胶厂实习过,看过硫化罐做轮胎。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5-13 1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章!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5-13 14: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大中华橡胶厂的了解真的很深啊。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2-5-13 15: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大中华的发展史。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发表于 2016-7-27 2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4 N4 \: j* ~6 E3 z2 w) }4 k1 r
了解一下大中华的发展史。
橡胶技术网 ,分享知识,创造价值!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橡胶技术网. ( 沪ICP备14028905号 )

GMT+8, 2024-6-5 06:15 , Processed in 0.02442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