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927
- 精华
- 积分
- 40038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胶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主车被迫“离家出走” 国内市场仍是“根”
3 c- x* |2 i5 `, Y7 {& ^2011年的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为历史最高,整车出口84.95万辆,同比增长50.03%,出口金额109.51亿美元,同比增长56.74%。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超过2008年,创历史新高。其中轿车增速最快,共出口37.21万辆,同比增长1.1倍,出口量位居第一。
) ~9 p/ @1 K; s1 f2 E. ~$ ?( m
% m8 U+ U$ }3 R, s1 |6 \$ I尽管如此,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与世界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有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汽车出口占其总销量的75%,日本为65%,韩国为50%,而作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的中国仅为4%。在当今的汽车出口国中,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在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其出口行动也尚在“试水”阶段,可在当今这个被经济衰退搞得草木皆兵的世界里,却成了一些进取乏力者的眼中钉,必欲尽快地加以扼杀而后快。0 Z. t- X4 @+ V6 Y" b4 e
/ [0 p. R; G- f" v7 U9 V
马尔乔内点火,BBC找茬,联手扼杀自主品牌出口- i1 S0 i3 u* P+ C2 ?
9 T+ n% ~8 d6 J; g/ ~
菲亚特集团董事长马尔乔内为此点燃了抵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第一把火,他说:即使假设中国仅把产量的10%用来出口,也会让我们在本土市场面临巨大风险。按照跨国公司汽车产品出口的比例来看,10%只是个非常小的目标,中国汽车海外出口数迟早会捅破这个天花板。马尔乔内的话代表了一种倾向,也道出了一些自己增长乏力,却又想挡住别人去路者的进取乏力者的心理。
! f8 I3 [* \: ?5 J5 K/ c; G( W/ L/ y5 ]6 E3 v
早在马尔乔内提出“中国汽车威胁论”之前,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在中国正遭遇少有的“冰冻”时期。2011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在国内销售量不足1.5万辆,这是一个让马尔乔内极为尴尬的业绩。而在2011年8月由巴西主流汽车媒体《CARRO》评选出的巴西市场10款入门级车型中,奇瑞QQ拿下了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而菲亚特的派力奥屈居第二。对于这样市场成绩单如此拿不出手的公司,排斥别人倒也成了自然,问题是其“中国汽车威胁论”的附合者甚多,这就是说所谓的公平、公正这些字眼,历来也就不是市场竞争中的关键词。
- r" @+ G, C9 p' z( w: d6 W# w
7 r# }1 `5 b) i0 U+ E/ I" n r无独有偶的是,就在马尔乔内率先发难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之际,在汽车制造业领域已经全军溃败的英国,却也装怯作勇,故作调侃,也要拿中国的自主品牌来“开涮”。英国BBC Top gear栏目曾经制作一台中国特辑,恶搞了一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这档节目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被冠以侵权、七拼八凑等等字眼。而这样的作法、这样的作派,并非是要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表点什么正面的批评指正,提出点善意的意见,而是要发难,要找茬。在汽车制造业把家底都卖光了的龙钟老人,对于蹒跚学步的后来者,仍不失一份阻挠心理。+ E% I0 A) `5 X3 h* E& a- Y" G
5 |/ i9 _; g- r% W0 d4 C
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口之路的几个主要动机
# K% c! R' |) a/ m: t. S9 D+ M6 g
, H# n, h) P9 O7 ^- v按照各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正常路经来说,都是在自家的市场上先进行充分的孵化,当羽毛丰满之后在去进行海外市场扩张。而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所走的路经却是相反的,就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来说,在自己家门口的本土市场上尚立足未稳,为什么就要到海外市场上去开拓、去试水呢?其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2 p$ [/ i, q* O' }* E' y( y1 V- f
1 Y" C4 b" {% L6 {$ G# l% f# ?* \9 e+ Y$ a# T$ j. V
一、借助国际市场来快速提升品牌力:按照常规发展节奏,自主品牌车企在国内市场上要尽快提升品牌力的难度很大,而品牌力上不去产品推广既受阻又没有溢价能力。所以自主品牌车企们都想在海外市场、海外车展上先拿个“文凭”,得到些首肯,让国人另眼相待,以走出一条迅速提升品牌的道路,这以成为当今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共同想法和做法。5 V- w% b! o% y7 r8 q) A5 |' W
# X- D+ \: \- p0 `, m [5 o Q
二、已经在国内市场,特别是在国内的低端市场上有一定的基础了:可以到与国内低端市场上较接近的发展中国家,或者说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上去进行开拓,先占领海外的低端市场;奇瑞、江淮、众泰、中兴、力帆等企业,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开拓。+ s/ r) O) X% p" h$ V
4 B7 R0 X) {& r$ P; u, m三、早点到海外市场上去练兵:既开阔了眼界,也历练了队伍,这今后必然要走的海外扩张道路早作准备;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中国已成为了汽车大国,接下来必然要走向汽车强国,否则就没有出路。有远见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艰难地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都得早点拿出这样的举措来。
+ E$ }9 U4 \+ d" G& i' w- ?+ o* i: m/ w4 j" N7 p, y6 D1 W, k5 {1 }6 `
四、在国内市场上受到的挤压甚至于超过了国际市场:特别在与合资企业的竞争中,本土企业受到的待遇还更差,自主品牌企业被逼着向外走;在去年十月“汽车轮子上的中国”十五省考察采访力帆老总尹明善时,我们曾经比较谨慎地提问像力帆在国内市场尚无优势的自主品牌车企,在出口方面会有什么优势?因为这是个在国内市场上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企业,到了国际市场上能撑得住吗?没想到尹总却很开心的说,海外市场并非想象的那样凶险,海外市场首先是公平,只要你的产品和经营过得了关,你会得到许多在国内市场上没有的公平待遇,在我们采访过的华泰、江淮、中兴、奇瑞、枭龙等企业,也都有这样的同感。/ s2 r1 \4 S6 f4 |6 ^" g
% @( g) [+ Z5 B
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快本土市场孵化) n9 K: h: S# `1 s
& R: j ]8 r; y1 P! R, z" _) _
说到当今最为强势的几大跨国公司,谁当初不是靠国内市场起家的?又有哪一个不是靠国内市场发迹的?可以说自家门前的市场,无一例外的是几大跨国汽车公司的孵化器与发祥地。而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如果不在国内市场上进行充分地发育和壮大,就到海外市场上去闯,一、二线国家目前进不去,三线国家随时可以用贸易保护主义来卡脖子,四线国家一遇战火或者动乱,则搞不好就让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
2 h4 A2 e1 q# g+ ^+ W- G# b% d" }+ ~6 C9 k/ a
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特别是乘用车方面的自主品牌车企,到海外市场上去练练手,尽早与国际市场接触碰撞都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是如果说想去海外市场上“暗渡陈仓”,那就不是条宽阔之路了。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要不要自己的汽车产业,这是个国策问题!美国的三大中的老大,曾经的世界霸主通用离开了政府之手,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说垮也就垮了,所以美国政府反思在放弃制造业的错误之后,对通用是不断地反哺,不断地输血,不断地重新孵化。
3 o8 g2 r B( r
* \0 ]: z, e" ]5 ]9 f5 R3 Y日本的家电当初进攻美国市场时,同样有着散乱、内哄的问题,如果不是日本政府充当“联合舰队司令”进行组织协调,仅靠企业的一己之力,日本能有雄霸世界的索尼、东芝、松下?怎么样先在自家的门口的市场上把我们的自主品牌扶持壮大起来,再由政府牵头,让他们有序地进行海外市场开拓才是自主品牌的出路所在,须知中国人的相互恶性竞争是件非常可怕之事,这光是靠企业们相互通融是解决不了的。. s7 r8 p; f& C$ m
1 f$ o+ g, _( ~- b& q所以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车企今后的海外拓展出路,一是要靠自身努力,二是要看政府的怎么样来看待和扶持这件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