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673
- 精华
- 积分
- 26467
- 胶币
- 个
- 胶分
- 点
- 技术指数
-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28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大部分钙粉企业上马了新的生产线。目前仍在生产600目以下钙粉的企业不足10家,且规模均在1万吨/年以下。这些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差,设备开开停停,全部亏损。
/ e6 X0 P! G/ A5 f: V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分会的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碳酸钙总产量980万吨。其中200(75微米)~325目(46微米)的产品占50%,325~1000目(10微米)的占35%,1000目以上的占15%。2010年,我国共生产碳酸钙粉体1520万吨。其中,800目以下的粗钙粉400万吨,800~1500目的钙粉1100万吨,1500目以上的超细粉体产量20万吨。分别占当年钙粉总产量的26.32%、72.37%和3.85%。 * \+ ]0 i/ {; Z+ N' K6 g
' F/ O1 u! U, U& K6 y8 s. _4 O
而据刘祝增介绍,今年全国钙粉产销量将达1600余万吨,同比增长5.26%。其中,800目以下的粗钙粉产销量将被压缩至360万吨,800~1500目的钙粉产销量将增至1220万吨,1500目以上的超细粉体产量将微增至22万吨,与去年相比,普通粗钙粉比重将下降3.8个百分点,中端产品比重将提升3.88个百分点,超细粉体比重将下降2.48个百分点。 7 L% \* b& q* m' [8 W3 K1 f8 {
: u2 w& K) C V: u& c
分析800目以下粗钙粉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原由,刘祝增表示:一方面缘于下游用户要求提高。碳酸钙粉体下游主要消费领域如塑料加工、轮胎橡胶、造纸、涂料等行业,“十一五”中后期均出现较明显的产能过剩,步入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竞争激烈,商家为了得到用户信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只有在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健康发展行业专家多方支招
# Z7 Z4 V, B6 S9 ~: P G- [* K8 A" X$ e: X* K: z9 i: E, ^
刘祝增认为,碳酸钙粉体两端萎缩,中间扩张的消费格局,有其合理性,也符合大多数行业与市场的发展规律。表明我国碳酸钙行业已经走过了低端产品一统天下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成果。尤其低端产品市场的大幅萎缩,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产品竞争力和行业节能减排。但纳米级高端产品市场得而复失,着实令人痛心。他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更加细致明确的纳米粉体质量与检验标准,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或者实施纳米级碳酸钙企业考核公示制度,清除害群之马,重塑纳米级碳酸钙的“贵族”形象,让好货卖上好价钱,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 V( q1 n7 J2 B* d- Z
# F6 z% {: c, L, Y2 z& n
同时,刘祝增建议:目前我国大型节能机械研磨机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国产设备不仅能生产出纳米级碳酸钙粉体,而且设备配套齐全、检维修与运行费用低,能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与化学法相比,物理研磨法碳酸钙生产技术不仅电耗少,无二氧化碳排放(不用煤炭煅烧),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过去因为设备技术达不到规模化生产超细粉体的要求,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行业就应广泛推广这些技术。别的不说,化学法生产1吨轻钙粉,约耗电110千瓦时、耗无烟煤150千克,排放700千克二氧化碳。而同样规模的物理研磨法,每生产1吨碳酸钙粉体,仅耗电80千瓦时,无二氧化碳排放。按目前各地工业用电0.5元/千瓦时,无烟煤到厂价1600元计算,物理法较化学法节约成本255元。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尤其碳税的征收,物理法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3 o% Y& Y* d* L* ?8 A
3 i7 I# D9 i, `5 i
“虽然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物理法重钙产量已经提升至800万吨,与化学法轻钙产量相当。但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考虑,重钙比重还应进一步提高至70%以上。”刘祝增说。
- @$ S9 C* A# X- E6 J5 [* P- [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超重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邵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专委会秘书长刘英俊则认为:开发功能性产品是纳米级碳酸钙摆脱市场萎缩的有效途径,纳米级碳酸钙应用技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开发难度要比纳米级碳酸钙生产技术大得多。微粒团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们既要求粒子尽可能小,又要求粒子自由能小,不发生团聚。这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国内外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但始终未有实质性突破。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同用户开发特色产品这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碳酸钙的应用领域包括橡胶、塑料、油墨、造纸、涂料等不同领域,这些领域的产品本身性能差异很大,与碳酸钙的相容性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碳酸钙与这些物质的混容方法、添加比例、添加步骤不尽相同。只有根据不同用户,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碳酸钙,尤其纳米级碳酸钙的应用技术,才能有的放矢,获得成功,促进纳米钙的推广应用,改变目前高端市场持续萎缩的局面。 & r. x+ ?3 x0 T" l" v
* H" X/ E2 X8 }0 b S* _ 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民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克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对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他说,我国石灰石分布广且储量丰富,加之碳酸钙粉体行业本身准入门槛低,很容易导致乱批乱上项目和重复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产品只要被市场认可并获得热卖,各地就会蜂拥而上,使这种产品产能迅速扩大直至过剩,价格急速下跌。纳米级碳酸钙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政府部门应统一规划,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为真正有技术、有实力、有责任的企业创造公平宽松的生存、发展与竞争氛围。只有骨干企业成长壮大了,行业集中度提高了,这个行业才会得到真正意义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 s) F# f& t- ]( Y% r/ E% H
! ^; `! R2 u, M8 t# w# y
作为重要的填料,碳酸钙粉体不仅能改善塑料、橡胶、涂料等制品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制品的生产成本。以塑料制品为例,目前PVC价格约7000元,聚乙烯、聚丙烯价格均超过10000元,而大多数钙粉的价格不到1000元。这意味着,塑料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钙粉添加量每增加10%,吨产品成本就可减少600~900元。但如果钙粉粒径太大,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粉体结晶现象,影响塑料、橡胶、涂料等制品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一度靠价格低廉赢得市场的普通粗钙粉,逐渐被冷落。 - i' W4 X6 G/ t2 P0 Y5 h$ f; @1 b! ]
/ x' d5 r' {6 P4 r) X3 A& l
目前,除了建筑地板砖、普通涂料、塑料脱鞋、大型塑料托盘等少数领域仍在使用普通粗钙粉外,塑料管材、塑料型材、塑料薄膜、轮胎、中高档涂料、造纸、电缆等领域,已基本不再使用普通粗钙粉。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性能、舒适美观度要求的提高,粗钙粉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萎缩。
- W! [ H* O8 z- C
! A& v" E/ [& W; D' V2 | 另一方面缘于钙粉生产企业求生存的需要。普通粗钙粉生产企业所采用的设备与工艺,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生产和设计的,有的甚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备。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这些设备庞大笨重、能耗高、噪音大、生产率低下,且自动化程度低、员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随着电价、环保费用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类设备的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而其生产的粗钙粉,又属于低端产品只能就近低价销售。“两头受挤”的粗钙粉生产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长久发展,纷纷改用先进技术设备,生产中高档产品,导致粗钙粉的产销量和消费量连年大幅下降。 ; s- i4 m" S- b2 u' L( X
_% G- B& o- {7 _8 b9 P" _' h
健康发展行业专家多方支招 , |. {/ i. i$ V$ X1 e% i" Y
; v4 i( J* P- U) p
刘祝增认为,碳酸钙粉体两端萎缩,中间扩张的消费格局,有其合理性,也符合大多数行业与市场的发展规律。
, h, y, _( e5 j表明我国碳酸钙行业已经走过了低端产品一统天下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成果。尤其低端产品市场的大幅萎缩,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产品竞争力和行业节能减排。但纳米级高端产品市场得而复失,着实令人痛心。他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更加细致明确的纳米粉体质量与检验标准,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或者实施纳米级碳酸钙企业考核公示制度,清除害群之马,重塑纳米级碳酸钙的“贵族”形象,让好货卖上好价钱,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7 `2 |, W K4 k& s 同时,刘祝增建议:目前我国大型节能机械研磨机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国产设备不仅能生产出纳米级碳酸钙粉体,而且设备配套齐全、检维修与运行费用低,能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与化学法相比,物理研磨法碳酸钙生产技术不仅电耗少,无二氧化碳排放(不用煤炭煅烧),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过去因为设备技术达不到规模化生产超细粉体的要求,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行业就应广泛推广这些技术。别的不说,化学法生产1吨轻钙粉,约耗电110千瓦时、耗无烟煤150千克,排放700千克二氧化碳。而同样规模的物理研磨法,每生产1吨碳酸钙粉体,仅耗电80千瓦时,无二氧化碳排放。按目前各地工业用电0.5元/千瓦时,无烟煤到厂价1600元计算,物理法较化学法节约成本255元。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尤其碳税的征收,物理法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0 X, y+ D& H d0 v8 y( H! s4 K9 {8 y; m2 w3 U9 S6 \
“虽然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物理法重钙产量已经提升至800万吨,与化学法轻钙产量相当。但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考虑,重钙比重还应进一步提高至70%以上。”刘祝增说。 9 x2 O& s! _; B0 Y, S
# k. s7 q: u: A/ A" E' n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超重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邵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专委会秘书长刘英俊则认为:开发功能性产品是纳米级碳酸钙摆脱市场萎缩的有效途径,纳米级碳酸钙应用技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开发难度要比纳米级碳酸钙生产技术大得多。微粒团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们既要求粒子尽可能小,又要求粒子自由能小,不发生团聚。这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国内外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但始终未有实质性突破。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同用户开发特色产品这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碳酸钙的应用领域包括橡胶、塑料、油墨、造纸、涂料等不同领域,这些领域的产品本身性能差异很大,与碳酸钙的相容性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碳酸钙与这些物质的混容方法、添加比例、添加步骤不尽相同。只有根据不同用户,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碳酸钙,尤其纳米级碳酸钙的应用技术,才能有的放矢,获得成功,促进纳米钙的推广应用,改变目前高端市场持续萎缩的局面。
% N% h+ }3 h5 Q: R! P
0 u4 B' [& \, p, S# }: T7 B 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民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克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对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他说,我国石灰石分布广且储量丰富,加之碳酸钙粉体行业本身准入门槛低,很容易导致乱批乱上项目和重复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产品只要被市场认可并获得热卖,各地就会蜂拥而上,使这种产品产能迅速扩大直至过剩,价格急速下跌。纳米级碳酸钙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政府部门应统一规划,不断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为真正有技术、有实力、有责任的企业创造公平宽松的生存、发展与竞争氛围。只有骨干企业成长壮大了,行业集中度提高了,这个行业才会得到真正意义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